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一历史下学科教学计划VIP免费

初一历史下学科教学计划_第1页
1/5
初一历史下学科教学计划_第2页
2/5
初一历史下学科教学计划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东疏中学2024/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学科历史年级初一任教班级初一1-5班老师郭霞审批(签字)教研组长教导主任2024年2月初一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1、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及学习兴趣今学期本人担任初一(1-5)班的历史课的教学,通过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2班3班5班,表现突出。上课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各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大多数同学都能当堂掌握所学的内容。但也有个别同学的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得当,对历史学科丧失了兴趣。2、学生的基础知识从上学期的几次学业水平测试来看,学生的整体基础比比较扎实,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少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厌学,对于这部分学生,老师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发现闪光点,多鼓舞,少批判。另一方面,要及时辅导,精简知识点,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3、学生的智能因素大部学生对历史学科比较感兴趣,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能够积极自主学习,善于合作沟通,初步学会了历史学科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一定历史思维能力,进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能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4、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自主学习,但有少部分同学,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致使基础较差,学习感到吃力,这需要老师进一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5、老师本人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理解和教学水平本人从教初中历史教学十多年,对课程标准、教材有一定的理解,具有一些教学经验,对“三环节教学”也有了较好的把握,重点在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的指导上还不够熟练,教学方式的转变还不够灵活。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仔细钻研,吃透教材,新课程标准,把握素养教育脉搏,搞好“三环节教学”。加强对学生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二、教材分析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叙述的是隋朝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计3个单元、22节正课和4节活动课。三个单元的标题、与《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标准中国古代史板块中的第五至第七个学习主题完全一致,与新课标特点相辅相成。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常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进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进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实行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进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除两节文化课文外,教科书以《明朝君权的加强》《君主集权的强化》两课对应“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用《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来“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进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三、学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初一历史下学科教学计划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