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实验研究设计办法从研究设计的思想和规定来推论,能够认为准实验设计是一种减少了控制原则的类似真实验的研究办法,因此准实验研究设计的办法在许多方面与真实验有相似之处,惯用的准实验设计办法有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不相等区组后测准实验设计、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实验设计、多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实验设计、修补法准实验设计等五种。(一)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这种准实验设计办法普通应用的状况是:需要安排两组被试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研究,但又不能按照随机化原则重新选择被试样本和分派被试。这是一种典型的准实验设计办法,用于针对不同被试组在一开始就不相等时,进行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成果的比较,实验程序安排如表7-6所示:表7-6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准实验设计程序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在进行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⑴进行前测是用于检查在实验要考证的问题上实验组和控制组原有的近似程度,而不考虑其它因素。只有当两个组在考证问题上原有水平相靠近时,才干进行该种准实验研究。⑵对成果进行分析时,要对R3和R4之间的差别进行统计检查,而非简朴比较平均分、方差等,通过检查拟定进行实验后两个组之间与否存在差别,差别程度如何。[例6-1]某一课题要研究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准实验办法进行研究,设计方案以下:第一步:选用实验对象。为确保正常教学的进行,在某个年级中选择两个现成的整班参加实验。为了确保参加研究的两个班物理学习的原始水平相似,对该年级全部的班进行前测以检测起始水平,从中选出两个水平靠近的整班参加研究,确保选出的两个班在物理学习上总体水平相似或相近。然后从中随机拟定一种班作为实验组,接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同时另一种班作为控制组按照原有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进行学习。第二步:通过同一进度的教学活动后,同时对两个班级的物理课学习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的成果进行后测。第三步:将两个班的后测成绩分别减去各自的前测成绩,并用独立样本的t检查对这两个差值的差别明显性进行统计检查,最后判断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进行实验前后与否有明显的差别,从而得出结论。在这种准实验设计办法中,实验的状况普通可用图7-4表达:图7-4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实验成果图示(二)不相等区组后测准实验设计在研究来自不同总体的样本之间的差别时,研究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发现不同样本的特点及其差别的明显性。在研究中,自变量普通是研究者操纵的能诱发和引发样本多个特点体现的情境,因变量是被试在接受这些情境时的行为反映。这种准实验设计的办法,非常合用于对不同被试的心理特性进行研究。在这种准实验设计中,研究的设计办法和对变量的操纵等很靠近真实验设计。与真实验有的区别之处在于准实验实施过程中,受试的行为反映是在某种情节安排下自发产生的,有一定的偶然性;在被试的选择方面,即使进行分组和对象挑选,但并非严格地随机抽样,因此存在一定久缺,但只要研究过程中控制得好所得的成果仍有说服力。[例6-2]研究课题是不同年纪的中学生运用Internet进行学习时的心理特性,运用准实验办法,设计实验研究以下:针对研究的对象是在Internet环境中学习的不同年纪的中学生,先根据年纪将中学生划分为几组,然后分别从各组中选出5名中学生进行研究,实验过程中设计了下列的情境:⑴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指定网站和网页,让学生进行25分钟的网上学习;⑵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未指定网站,让学生进行25分钟的网上学习;⑶未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未指定网站,让学生进行25分钟的网上学习;⑷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指定网站和网页,让学生进行50分钟的网上学习;⑸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未指定网站,让学生进行50分钟的网上学习;⑹未给出明确的学习任务,未指定网站,让学生进行50分钟的网上学习。拟研究的学生反映行为和学习状况为下列面五个方面:⑴学生的探究行为;⑵学生的自控能力;⑶学生的自学能力;⑷学生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