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石台地区控制测量设计书班级09181组别第一小组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一、任务概述1、测量规定根据工程建设的规定,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性,选择最对的布网方案,确保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一生产任务。应委托方规定,测量虎石台地区三等控制网与即要考虑与原城乡三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镇内的个社区的独立性,充足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按设计规定将虎石台控制网沿测区周边布设,设计精度为三级。并按主轴线分成两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五个控制点。测区附近要埋设六个GPS水准点。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19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2、测区范畴本测区范畴:虎石台镇整部,三条主干道,一条铁路,南至詹屯,北至新城子,东至国道,西至道义开发区。占地约25平方公里。本次控制,地形测量执行下列技术原则,原则及规定﹕GB50026-93《工程测量原则》GB12898-91《国家一、二水准测量原则等》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原则》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概况本测区为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镇,面积约25km²,测区地势较为平坦,但高楼、社区及树木等较多给控制测量带来一定困难。该地区大气能见度差,测区内杂草丛生,给外业测量工作带俩很大不便。2、气候条件测区气候干旱,上午多雾,夏季炎日,年降水量600-920mm,大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最高气温可达+38度,最低气温可至-19.7度,冬季多北风,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为25-32m/s,最大风力可到11级。3、交通状况测区内中间有国道〔南北走向〕,南侧有城乡道路〔东西走向〕,西侧有铁路,陆路交通方便。三.已有测量成果及运用〔虎石台基础控制测量〕一.实习目的和任务:⑴初测目的:根据测量资料进行纸上定线和有关的内业工作,初步拟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拟定构造物的位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二.工程资料〔一〕、资料的收集运用:1.沈阳测绘局III等以上三角点成果〔见下表〕。2.沈阳测绘局III等以上水准点成果〔见下表〕。已知三角点、水准点成果表点号X(m)Y(m)H(m)备注柳岗屯4643004.55545326.7483.20小桥子4644040.64539530.9177.27老金台4649563.17537347.4398.304.高程控制部分:二等水准点有虎石台公园北门〔dt31〕,建设南一路(dt10),矿中(dt30),国道北侧(dt29)四点。〔二)、技术根据:①《控制测量原则》。③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原则》。四.设计方案一、作业办法1测设流程1)平面高程控制系统确实定。2)平面首级控制网的布设。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4)施测。2埋石与点之记:1)按照原则进行埋石,如图:3使用仪器;外业观察使用仪器标称精度优于5mm+0.1mm,仪器性能可靠,精度满足设计规定。4GPS网的布设本次实际采用小桥子,小岗屯,新城子这三个已知点,进行GPS联测.共布设GPS点12个,构成7个同时图形。埋石示意图二、外业观察1天线的架设〔1〕、天线距地面1米以上,严格整平,基座测前通过检查;〔2〕、严格对中,其对中误差不大于等于1毫米。2天线高量取〔1〕、量取天线高应从标石中心量至天线外边沿标志处;〔2〕、互成120°各量取一次,较差不大于3毫米。3观察的基本技术规定表5-2观察模式静态数据采集间隔20秒卫星截止高度角≥15°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1mm有效观察卫星数≥4两次丈量天线高之差3mm观察时段长度≥60分卫星的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8观察时段数≥1任一卫星的有效观察时间≥15分4外业记簿观察过程中统计员统计下列内容:测站名、测站编号、观察年月、观察员、统计员、时段号、接受机和天线号、天线高、开关机时间、卫星信噪比及天气状况等信息。三、数据解决采用平差软件,外业内业一体化。四、二级导线测量测区呈带状分布,首级控制为二级GPS网,导线布设在两对GPS点之间。每个导线点均埋设混凝土标石。标石尺寸为顶部1212厘米,底部为2020厘米,高45厘米。平均边长为400~500米。测角和测距采用TC1610全站式电子速测仪。测角办法为测回法,每站二测回,测站进行温度、气压、加乘常数及投影改正。内业计算采用清华山维公司研制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