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异物现场急救流程进一步治疗进一步治疗保持呼吸道畅通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路保持呼吸道畅通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路“V”型手法不能出声面色紫绀不全阻塞可咳嗽“V”型手法不能出声面色紫绀不全阻塞可咳嗽供氧无效将导管插入咽喉部用吸引器抽吸将导管插入咽喉部用吸引器抽吸气道异物梗阻气道异物梗阻完全梗阻完全梗阻不完全梗阻不完全梗阻成人海氏手法成人海氏手法小朋友背部拍击法或胸部推击法小朋友背部拍击法或胸部推击法激励病人用力将异物咳出激励病人用力将异物咳出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等(切忌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等(切忌气管插管)病人体现如何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手法?一、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站立)——合用于意识清晰的患者施救者站在患者背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以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在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张开,有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时: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沿、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沿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二、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卧位)——合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如果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卧位在地,或是病人在站立不便于操作者进行施救时,取患者于仰卧位,首先开放病人的呼吸道,然后救护者骑跨在病人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重复至呼吸道异物被冲出。(此法亦合用于淹溺患者排水)三、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孕妇、肥胖者)若患者为即将临盆之孕妇或非常肥胖致施救者双手无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向内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四、小朋友“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如果是小朋友(1~8岁)发愤怒管异物哽塞,其海姆立克法要领和成人相似。五、婴儿呼吸道异物窒息急救办法若是不大于1岁下列之婴儿,有呼吸道异物,则不可做哈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及腹腔内器官,应改为拍背压胸法。办法为:一手置于婴儿颈背部,另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固定下巴。使婴儿趴在大人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依患者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覆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切忌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如此由人体解剖关系,不仅无法将气管异物排出,还会增加婴儿颈椎受伤的危险。六、并发症Heimlich手法虽卓有成效,但也可产生合并症,如: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或撕裂,故除非必要时,普通不随便采用此法。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就应激励患者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如患者呼吸微弱,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刻使用此手法。在使用本法成功急救患者后应检查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