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三字经》学习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三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种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典型,民族精神才得以传输和不停发展,开展典型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小学生诵读中华文化典型”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当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典型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二、活动目的通过诵读、熟背、理解《三字经》,以达成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停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高人文素养。2、让学生诵读典型、理解典型,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蔼诚信的品质。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爱好,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髓,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三、活动原则1、差别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别性。2、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毕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典型,并予以对应的评价。3、激励性原则:以激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典型为根本。四、学习内容《三字经》四、学习时间安排:校本课程时间五、活动办法1、开设《、《三字经》诵读课、活动课。每七天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通过开展早读、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学生主动参加诵读活动。运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朝会课、读报课等时间,确保《三字经》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确保。3、开展《三字经》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身受益。诵读为主,解说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