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12-1406:15来源:未知编辑:shuangkai点击:1159左云霞、朱波、庄蕾、连庆泉(负责人/共同执笔人)、肖玮、宋兴荣、张马忠、张建敏、周期、姜丽华、倪诚、康荣田、曾睿峰(共同执笔人)、潘志英一、概述小儿围术期液体管理不当,液体输入过多或局限性,未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均可引发诸多问题,较成人更易危及生命。本指南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的基础上,吸纳近年该领域最新临床证据与研究成果,予以修订和补充。本指南将重要涉及下列内容:各年纪组小儿液体生理需要量的计算办法、小儿围术期液体缺少的评价和纠正、各年纪组小儿术中液体治疗的推荐意见和围术期血容量评定及输血的建议。二、小儿液体管理特点要实现小儿液体的对的管理,须首先理解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随着其生长发育所发生的变化。(一)体液总量和分布体液占人体体重的二分之一以上,胎儿期到小朋友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体液的比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年纪越小,体液所占体重比例越大,重要是间质液量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与成人相近(表1)。表1不同年纪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体液分布新生儿1岁2~14岁成人体液总量80706555~65细胞内液35404040~45细胞外液45302515~20间质液40252010~15血浆5555(二)体液成分小儿体液成分与成人相似,新生儿在出生后数日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细胞内、外液的化学成分见表2。表2小儿体液成分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渗入浓度(mmol/L)290~310290~310阳离子(mmol/L)155155Na+138~14210K+4.0~4.5110Ca2+2.3~2.5Mg2+1.520阴离子(mmol/L)155155Cl-103HCO3-2710SO42-55PO42-1.5有机酸6蛋白质(mEq/L)1640(三)各年纪组体液代谢的特点1.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水的丢失可使体重下降5%~15%。出生第1天的液体需要量相对较低,数天后液体丢失及需求相对增加,每日水转换率(100ml/kg)亦明显高于成人(35ml/kg),体液总量、细胞外液和血容量与体重之比均不不大于成人。新生儿心血管代偿能力差,两侧心室厚度相近,液体过负荷易出现全心衰。如体液丢失过多,易致低血容量、低血压,严重者可使肺血流量减少,引发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致使动脉导管开放并可能恢复胎儿循环。新生儿肾脏发育尚未完善,肾小球滤过率仅为成人的15%~30%,肾小管未充足发育,肾脏维持水和电解质正常的能力比成人差。2.婴儿期对容量过多的耐受性仍然较差,即使发生全心衰的几率比新生儿低,但仍易发生心衰。肾脏对水、电解质的调节能力较差。婴儿体内液体局限性时,易致代谢性酸中毒和高渗性脱水。3.幼儿期机体各器官的功效逐步靠近成人水平,在不同前、后负荷状况下,维持正常心排出量的能力以及肾小球的滤过率和肾小管的浓缩功效已靠近成人,对液体的管理与成人相似。正常小儿每日失水量见表3。表3正常小儿每日失水量(ml/100kcal)失水途径失水量非显性失水肺14皮肤28显性失水皮肤出汗20大便8排尿50~80累计120~150三、围术期输液小儿围术期液体治疗的目的在于提供基础代谢的需要(生理需要量),补充术前禁食和围手术期的损失量,维持电解质、血容量、器官灌注和组织氧合正常。(一)术前评定择期手术的患儿,因术前禁食多有轻度液体局限性。对于正常健康的患儿,缩短术前禁食时间,术前2小时饮用清饮料,能够让患儿更舒适并改善机体容量,这对于婴幼儿更为重要【详见《成人与小儿手术麻醉前禁食和减少肺误吸风险药品应用指南()》】。严重创伤、肠梗阻、伴有胸、腹水的患儿可能存在进行性的血容量丢失和第三间隙的液体转移。术前有发热、呕吐和腹泻等临床状况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婴幼儿可通过观察黏膜、眼球张力和前囟饱满度对失水程度进行粗略评定(表4)。小朋友体重减轻是判断脱水的良好指征。尿量是评定和治疗脱水的重要指标。进一步的生化检查有助于拟定脱水的性质:低渗性(血浆渗入浓度<280mOsm/L,血钠<130mmol/L)、等渗性(血浆渗入浓度280~310mOsm/L,血钠130~150mmol/L)或高渗性(血浆渗入浓度>310mOsm/L,血钠>150mmol/L)。表4新生儿和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