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近年来发展快速,整体市场规模已超出三千亿元人民币。本文从需求端和供应端分别研究了国内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现状和重要构成状况,并分析了民营肿瘤医院的机遇与挑战,但愿对民营资本投资肿瘤医疗服务行业有所启发。一、需求端市场现状1、现阶段居民防癌意识与肿瘤防治工作相对单薄,早期筛查诊疗普及率低,约半数患者在肿瘤晚期才被诊疗,中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根据国家癌症中心预测,中国癌症发病率约为312人/10万人,其中排名前五的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而肝癌、胰腺癌、肺癌、食管癌和胃癌为致死率(致死率=当年死亡率/当年发病率)最高的肿瘤。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种类肿瘤的发病率排名也有所变化,如近年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高脂、高蛋白的食品摄入增加,造成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而腌渍食品的摄入减少和水果与白色蔬菜的摄入增加则能够减少胃癌的发生风险。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与美国对比可见,即使其肿瘤发病率为中国的1.6倍(高出65%),但5年生存率为中国的1.8倍(高出81%)。造成该差别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美国肿瘤早期筛查诊疗的普及率更高,每年新发病例中仅24%的患者为肿瘤晚期,而中国约50%的新发病例为肿瘤晚期。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美国国家癌症中心为尝试解决该问题,国家卫计委曾于发起一项名为“都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北京、广东、山东等9个省份作为第一批率先开展,项目重要内容是对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的高危人群进行评定、筛查和早诊早治。另外,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开展,至今已开设218个项目点,间共筛查高危个体157万人。2、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为3,200亿元,其中药品治疗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预期在将来癌症早诊早治的驱动下,肿瘤手术和放疗的市场份额占比会逐步提高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中国现存肿瘤患者约为750万人,按人均每年耗费7万元,肿瘤治疗渗入率60%计算,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为3,200亿元。普通来讲,肿瘤患者会经历早期筛查诊疗、中期治疗和后期姑息疗法三个阶段。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癌症中心,IMS数据库()现在姑息治疗市场规模约为430亿元,占约15%的肿瘤市场份额。患者每月平均耗费约为1-2万元,重要用于低剂量的放疗、化疗、其它辅助药品及心理治疗等。姑息治疗在我国的渗入率仅为20-30%,随着患者对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和临终关心服务规定的提高,上升空间较大。现在,中国肿瘤筛查诊疗行业还处在发展早期,仅占据约5%的肿瘤医疗服务市场份额,约160亿元。从筛查诊疗的重要办法上看,中美并没有明显差别,重要都采用内镜、血液、影像学等检查办法;但在筛查的普及率上,中国仍远低于美国。预计将来随着国民防癌意识的提高、肿瘤防治工作的加强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筛查诊疗市场份额会有所增加。另外,随着基因技术、生物信息、大数据的发展,某些新的癌症早期预测平台也开始出现,有关肿瘤的数据库得以建立,开始根据从人群生活习惯到临床体征,从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到肿瘤标记物的微水平变化,以及考虑基因和遗传分子学的变化,对人群进行早期癌症筛查的风险预测。肿瘤中期治疗市场为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主体,占80%的市场份额。根据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能够初步把治疗市场划分为手术、放疗和化疗(即药品治疗)。其中药品治疗的市场最大,规模达成1,500亿元,并且除了针对肿瘤治疗药品外,免疫调节剂和其它辅助药品(如抗生素、止吐药、营养支持药品等)也占据了50%的药品市场份额。在放疗市场中,直线加速器是中国现在使用的重要设备(~90%市场份额)。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肿瘤治疗手段呈现高药占比、低手术率、低放疗率的问题。预计将来随着早期筛查普及度的提高,患者确诊肿瘤的分期提前,手术(特别是微创手术)占比会有明显提高。而医生和患者对放疗认知度的提高以及放疗设备的覆盖率的增加,也会增进放疗渗入率的提高。在化疗方面,随着卫计委对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的进一步规定,并明确抗肿瘤药品和辅助用药的分类使用原则、使用比例,不停减少辅助用药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