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硅酸盐水泥GBDocumentserial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通则前言本原则第、7.3.1、、、为强制性条款,其它为推荐性条款。本原则与欧洲水泥原则ENV197-1:《通用波特兰水泥》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原则自实施之日起替代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原则。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本原则重要变化以下: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增加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将各品种水泥的定义取消(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3章;将组分与材料合并为一章(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4章,本版第5章);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超出15%,其中允许用不超出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出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替代”改为“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量为>5%且≤20%,其中允许用不超出水泥质量8%且符合本原则第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出水泥质量5%且符合本原则第条的窑灰替代”(原版GB175-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将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矿渣掺加量由“20%~70%”改为“>20%且≤70%”,并分为A型和B型。A型矿渣掺量>20%且≤50%,代号;B型矿渣掺量>50%且≤70%,代号(原版GB1344-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由“20%~50%”改为“>20%且≤40%”(原版GB1344-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由“应不不大于15%,但不超出50%”改为“>20%且≤50%”(原版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条);——材料中增加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本版第5.2.3、条);——取消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允许掺加粒化精炼铬铁渣、粒化增钙液态渣、粒化碳素铬铁渣、粒化高炉钛矿渣等混合材料以及符合附录A新开辟的混合材料,并将附录A取消(原版GB12958-1999中第、条和附录A);——增加了M类混合石膏,取消了A类硬石膏(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5.2.1.1条);——助磨剂允许掺量由“不超出水泥质量的1%”改为“不超出水泥质量的%”(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条,本版第5.2.6条);——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了和(原版GB175-1999中第5章,本版第6章);——将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熟料中的氧化镁含量”改为“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其中规定型、型、型、型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不不不大于%,并加注b阐明‘如果水泥中氧化镁含量不不大于%时,应进行水泥压蒸实验并合格’;型无规定。(原版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增加了氯离子限量的规定,即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不不大于%(本版第条);——将各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改为和硅酸盐水泥一致,将各强度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改为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一致(原版GB12958-1999中第条,本版第7.3.3条);——增加了45μm方孔筛筛余不不不大于30%作为选择性指标(本版第7.3.4条);——增加了选择水泥组分实验办法的原则和定时校核规定(本版第条);——将“按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不大于180mm来拟定用水量”的规定的合用水泥品种扩大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原版GB1344-1999第条,本版第条);——编号与取样中增加了年生产能力“200×104t以上”的级别,即:200×104t以上,不超出4000t为一种编号;将“120万吨以上,不超出1200吨为一种编号”改为“120×104t~200×104t,不超出2400t为一种编号”(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将“出厂水泥应确保出厂强度等级,其它技术规定应符合本原则有关规定”改为“经确认水泥各项技术指标及包装质量符合规定时方可出厂”(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中第条,本版第条);——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