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温室效应”的研究报告——刘思宁附属于高一十班某高级团伙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达成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取,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度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停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发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由环境污染引发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它会带来下列列几个严重恶果:1)地球上的病虫害和传染疾病增加;2)海平面上升;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造成海平面大大上升,某些岛屿国家和沿海都市将淹于水中,其中涉及几个出名的国际大都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温室效应重要是由于当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含有吸热和隔热的功效。它在大气中增多的成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成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它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我们能做什么?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首先需要人们尽量节省用电(由于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地球上能够吸取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因此,另首先我们要保护好森林和海洋,例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能够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省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取二氧化碳来协助减缓温室效应。调查显示,各国已经就温室效应的问题展开行动。在联合国的等国际组织的带领下,各国陆续订立了有关环保的公约,力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简称《框架公约》)。《公约》的最后目的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中国现在是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排放国,也已经订立了该公约。但现在来看,环境问题正在加速恶化,暖冬、干旱、暴雨、暴雪等现象在不同国家持续发生,为此,我们要加紧环境整治的步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作为中学生,我们也有责任出一份力,因此赶快行动起来,并号召身边的人:少开一天车、人走把灯关,少用化石能源、节省用电,为了人类的明天,解决环境问题,一起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