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进化》模块教材分析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赵占良《遗传与进化》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之一。正如课程原则所指出的:“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当代生物科学发展最快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亲密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协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构造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互相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含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搞好本模块的教学,首先应当进一步理解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一、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课程原则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作了以下简要的概括:本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理解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办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课程原则在“内容原则”部分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又作了进一步的叙述:“本模块选用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构造及其遗传基本功效、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重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叙述生命的延续性;选用的当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重要是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因素。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对的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增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分析课程原则的上述表述,结合“具体内容原则”和教材内容能够看出,本模块内容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含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对于本模块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还需要将本模块与另外两个必修模块作为一种整体来考虑。必修模块“所选内容能够协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构造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互相作用”,这是课程原则对必修模块内容的知识教育价值所做的高度概括,它明确指出了在高中生物必修课中,学生的认知对象是生命系统──涉及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认知目的就是理解不同层次生命系统的物质和构造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各组分间的互相作用、系统与环境的互相作用。对这一认知目的的达成,三个必修模块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就本模块来说,重要是揭示生物在代代繁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是如何传递和变化以及是如何起作用的,也能够说是从基因的视角来达成上述认知目的。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课程标精拟定的能力目的涉及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尤为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领悟和运用科学办法,对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至关重要,而不同模块在科学办法教育上现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侧重点。下面首先分析本模块在科学办法教育方面的独特价值。正如课程原则所指出的,本模块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办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这一表述明确指出了本模块在科学办法上的侧重点。就思维过程的办法论而言,归纳和演绎都是重要的科学办法,前者是从特殊事实中概括出普通原理的推理形式和思维办法,后者是从普通到特殊,根据一类事物都有的普通属性、关系、本质来推断该类中的个别事物所含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推理形式和思维办法。两者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从近代科学到当代科学,以观察(实验)—归纳为主的办法逐步让位给以假说—演绎为主的办法。这是由于当代科学从总体上来说,已经不是处在经验材料的收集阶段,而是处在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演绎的阶段。由于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工具学科的发展,人们能够凭借这些工具提出假说,然后演绎出理论体系或具体推论,再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检查。固然,在应用假说—演绎法时,仍需要以经验归纳法作补充,以一定的实验事实为根据。假说—演绎法的内容重要安排在本模块中,特别是在教材《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两章。在其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