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呃逆方核心词:中医治病生姜方药柿蒂。使用方法烧灰存性为末,黄酒调服,或用生姜、砂糖等份和匀,炖热送服。阐明呃逆,又名咳逆。《本草纲目》云:“咳逆者,气自脐下冲脉直上至咽膈,作呃忒、謇逆之声也……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济生方》柿蒂散加以丁香、生姜之辛热,以开痰散郁,盖从治之法,而古人亦惯用收效矣。至易水张红,又益以人参,治病后虚人咳逆,亦有功绩。”程宝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另类办法可治--呃逆我碰到的呃逆患者大多是农民工,普通体质还壮实,呃逆起来,经常有过半月20天的,给生活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农民工出门在外不容易,往往花了钱,还治不了病。我通过观察后,采用下列办法:取棉签一根,沾取少量风油精,而后将棉签塞入呃逆患者的一侧鼻孔,患者在风油精的刺激下,会喷嚏连连,涕泪俱下,往往呃逆也一次而愈。此法太糙,但效果较好。我用芥末油,红花油也同样有良效。治呃逆:生姜芽头一块,沾盐0.5克咀嚼烂吞服,一次有效,得发再用仍效。穴位按摩止嗝呃逆俗称“打嗝”,是由于膈肌痉挛引发的症状。打嗝的因素有诸多,有的是由于饮食过饱后引发的,也有由于涉及胃、食管功效或器质性变化引发的。另外,外界物质生化、物理刺激也会使人打嗝。打嗝的原理是植物神经受到刺激时,膈肌会忽然发生收缩、痉挛,快速吸气并发出“嗝”的声音,喉咙里呃呃连声,声短而快速,自己不能控制。针对恼人的打嗝,几个简朴的穴位按摩,便能有效制止,大家赶快试试吧!按摩治呃逆医学上称打嗝为“呃逆”。体现为阵发性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并可影响说话、吃饭及睡眠。中医认为本症多由邪气积滞,暴怒气逆或用药不当,吃生冷或饮食过快,使胃膈之气失去肃降,逆而上冲所致。碰到这种状况,我们能够通过下列的按摩来应对。(一)预备式取坐位,双脚平放与肩同宽,脚尖指向前方,含胸拔背,双目平视微闭,全身放松,呼吸调匀,意守丹田1~2分钟。(二)揉按天突穴用右手拇指放置于天突穴,由轻渐重、由重到轻地揉按0.5~1分钟。功效:降逆止嗝,理气化痰。(三)掌揉膻中穴用右(左)手掌根放置于膻中穴,顺时针方向合合用力揉按0.5~1分钟。功效:理气散淤,宽胸利膈。(四)指压中脘穴用右(左)手拇指按压中脘穴,其它四指并拢,靠于拇指指间关节,合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功效:理气和中,消食去滞。(五)掌推上腹左手掌叠放于右手背上,用右手掌根合合用力从胸骨剑突下缘推至肚脐,重复操作30~50遍。功效:通腑利膈,和胃化食。(六)团摩上腹以左手掌心叠放于右手背上,用右手掌根置放于上腹部,合合用力做顺时针圆形摩动30~50遍。功效:宽胸理气,健脾和胃。(七)揉按气海穴以右(左)手拇指按压气海穴,其它四指并拢,靠于拇指指间关节,合合用力揉按0.5~1分钟。功效:培补元气,纳气归元。(八)拳捶背心取坐位,背部伸直,双手捏为拳状,用拳头内侧缘(即虎口一侧)合合用力交替捶击背部10~20遍。功效:振奋背阳,顺气宽胸。(九)合按内、外关穴用手的中指和拇指分别置于对侧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功效:和中理气,安神镇痛。(十)掐合谷穴用一手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位于第二掌骨中点外侧,即虎口处),其它四指置于掌心,合合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1分钟。功效:理气通腑,解痉止嗝。(十一)按揉足三里穴取坐位,身体前倾,将拇指指尖放在同侧足三里上,合合用力掐按0.5~1分钟。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自我按摩对胃肠神经官能症所引发的呃逆疗效明显。呃逆与情绪变化有关者,应避免精神刺激;与饮食有关者,应禁食烟、酒和辛辣、寒凉之品;若久病、重病体衰而出现低微呃声者,则常为危象,当引发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