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狐假虎威》教学反思《狐假虎威》选自人教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主题编排了4篇童话故事。通过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应当如何与人相处。《狐假虎威》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它动物的故事。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能够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例如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大摇大摆”和老虎的“一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起来趣味盎然。基于以上的文本解读,本课的教学设计,以讲故事为根本,以识生字为副线,采用两线融合的方式实现本课的随文识字教学任务。这篇课文会认的字较多,让孩子们课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先大致理解故事内容,有助于轻松地进入到课文以及生字的学习。“综合运用多个办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在本环节的随文识字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字形特点、生活经验、微视频等办法来识记本课的生字,形式多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爱好,又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借助提示,复述课文”是本单元的另一种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将本课会认的字运用填空的方式复述课文,符合二年级孩子的学龄特点,同时又训练了孩子们的口语体现能力。本课的教学时间只设计了15分钟,因此故事并未讲完,采用启发式的结束语,能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爱好,为背面的课文学习做好铺垫。15分钟的课堂,精确在把握了课文重点,突破了课文难点,但由于课堂只有15分钟,有些环节还欠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