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案使用教材: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第四版主讲教师:第一章绪论学习规定1.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特性。2.理解共价键理论,掌握共价键的键参数。3.理解有机化合物按碳架和官能团分类的办法。第一节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一.有机化合物(Organiccompounds)与有机化学(Organicchemistry)的涵义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有机化学——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ORGANICCHEMISTRYisthestudyofcarboncompoundsandtheirderives.二、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1828年以前:有机物和无机物严格分辨;1828年:德国化学家魏勒(F.Wöhler)制得尿素:“ImusttellyouthatIcanprepareUreawithoutrequiringakidneyorananimal,eithermanordog.”1845年,柯尔伯(H.Kolber)制得醋酸;1854年,柏赛罗(M.Berthelot)合成油脂类化合物;1857年,凯库勒(F.A.Kekulé)和库帕(A.S.Couper)分别提出提出四价的碳原子;1861年,布特列洛夫提出了化学构造观点;1865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构造式;1874年,范特霍夫(J.H.van’tHoff)和勒贝尔(J.A.LeBel)分别提出碳四周体学说;费歇尔(E.Fischer)开创了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新时代;……我国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合成处在世界领先水平:1965年9月,初次合成了含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化学通报,1965.5P257-285);1979年完毕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半合成;1981年完毕了全合成(化学通报,1982.12P28)。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构成和构造之特点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已知有七百多万种、且还在不停增加)因素:1)C原子本身互相结合能力强2)结合的方式多个多样(单键、双键、三键、链状、环状)3)同分异构现象(构造异构、构型异构、构象异构)构成元素少(C,H,O,N,P,S,X等)2.性质上的特点物理性质方面的特点:挥发性大熔点、沸点低水溶性差(“相似相溶”)密度低,硬度小化学性质方面的特点:易燃烧热稳定性差,易受热分解反映速度慢反映复杂,副反映多四、有机化学研究的三个内容——分离、构造、反映和合成[分离]从自然界或反映产物通过蒸馏、结晶、吸附、萃取、升华等操作孤立出单一纯净的有机物。[构造]对分离出的有机物进行化学和物理行为的理解,阐明其构造和特性。[反映和合成]从某一有机化合物(原料)通过一系列反映转化成一已知的或新的有机化合物(产物)。五、有机化学的任务发现新现象(新的有机物,有机物的新的来源、新的合成办法、合成技巧,新的有机反映等)研究新的规律(构造与性质的关系,反映机理等)提供新材料(提供新的高科技材料,推动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探索生命的奥秘(生命与有机化学的结合)。第二节共价键的某些基本概念有机化学是研究共价键化合物的化学。一、共价键理论1.共价键理论1)共价键的形成价键的形成是原子轨道的重叠或电子配对的成果,如果两个原子都有未成键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反,就能配对形成共价键。例如:碳原子可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四个C—H键而生成甲烷。由一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叫做单键,用一条短直线表达,如果两个原子各用两个或三个未成键电子构成的共价键,则构成的共价键为双键或三键双键三键2)共价键形成的基本要点(1)成键电子自旋方向必需相反(2)共价键的饱和性P4(3)共价键的方向性——成键时,两个电子的原子的轨道发生重叠,而P电子的原子轨道含有一定的空间取向,只有当它从某一方向互相靠近时才干使原子轨道得到最大的重叠,生成的分子的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少,才干形成稳定的反之。叠重道轨S和P电子原子轨道的三种重叠状况2.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1932年提出了来的,它是从分子的整体出发去研究分子中每一种电子的运动状态,认为形成键电子是在整个分子中运动的。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观点:当任何数目的原子轨道重叠时,就可形成同样数目的分子轨道。例如:两个原子轨道能够线性的组合成两个分子轨道,其中一种比原来的原子轨道的能量低,叫成键轨道(由符号相似的两个原子轨道的波函数相加而成),另一种是由符号不同的两个原子轨道的波函数相减而成,其能量比两个原子轨道的能量高,这中种分子轨道叫做反键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