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一、产生背景(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1.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0%。按照国际通行的“60岁以上为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或66岁以上老人占7%以上即开始进入老龄时代”的标准,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达到4.4亿,到那时候,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社会保障体系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另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全国约有1000万80岁以上高龄老人需要照顾。在被调查的城市老人中,98%的老人依靠自我养老。中国目前共有公办福利机构近4万家,床位数109万多张,收养了83万多人。与中国数以亿计的福利服务对象相比,集中收养的床位数只占0.7%多一点,而集中收养的人数则不足0.6%,与发达国家一般集中收养人数占5%~7%的比例相差甚远。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退休金低、积蓄少、养老保险缺失、子女经济状况不佳等因素使得老年人的生活缺乏有力的经济保障,特别是当他们面临疾病、灾祸时,生存状况就会面临很大危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明显,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群体问题,更演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保持个人尊严、为子女分忧,是摆在全社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老人将毕生的积蓄都投入到房产上,到了晚年,拥有了房子,但是拥有的现金却不多,生活也不轻松。房子虽然价值较高,但是可变现力较差,而且因为要居住,所以无法出租或出售变现;对于子女一方来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生子女一代将面临赡养四个老人的境况,再加上抚养下一代的责任,也加重了他们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二)我国社会养老金存在巨大缺口中国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社会统筹金,也就是由国家和企业每年按一定比例拿出一部分钱;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开设一个个人银行户头,每月交纳一定的保费存入个人账户,到退休后再支取。据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数字,从1997年开始中国养老金出现缺口,到2004年,这一缺口并没有被堵上,还在继续扩大,这就意味着可能将来有些老人会面临养老金领取减少的困境。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达2.5万亿,这个资金缺口相当于我国近一年的国民经济总收入。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就意味着若干年后很大一批人将面临无法领取养老金的困境。养老金大多“收不抵支”。2005年初,劳动部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关于中国养老金缺口的专业报告。这份报告预测,未来30年中国养老金缺口高达6万多亿元人民币,如果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转轨平稳成功,在已经做实个人账户的前提下,未来的第二十八年将成为养老金支付高峰的“拐点”,此后养老金缺口将逐步被填平,并可能出现总体赢余。然而,目前中国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试点起步时间不长,刚刚准备在10个省推开试点,距离全面做实个人账户的前提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可以预计,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在未来30年难以化解。二、介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指已经拥有房屋产权的老年人将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相应的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年龄、预计寿命、房屋的现值、未来的增值折损情况及借款人去世时房产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后,按其房屋的评估价值减去预期折损和预支利息,并按人的平均寿命计算,将其房屋的价值化整为零,分摊到预期寿命年限中去,按月或年支付现金给借款人,一直延续到借款人去世。它使得投保人终生可以提前支用该房屋的销售款。借款人在获得现金的同时,将继续获得房屋的居住权并负责维护。当借款人去世后,相应的金融机构获得房屋的产权,进行销售、出租或者拍卖,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相应的金融机构同时享有房产的升值部分。因其操作过程像是把抵押贷款业务反过来做,如同金融机构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从借款人手中买房,所以在美国最先被称为“反向抵押贷款”。三、风险分析1住宅反向抵押贷款的还款期分为三种情况:自然死亡、永久搬离、房屋出售。其中,后两种情况不存在预期寿命的风险,预期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