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依恋理论简述VIP免费

依恋理论简述_第1页
1/13
依恋理论简述_第2页
2/13
依恋理论简述_第3页
3/13
题目:依恋理论简述姓名:李乐平学院:管理学院系:市场学专业:市场营销年级:研一学号:33720151152021课程名称:《高级管理学》课程教师:成瑾博士2015年12月24日目录一、选题背景.......................................................3二、理论起源.......................................................3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4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4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43、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5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5四、理论演变.......................................................5五、重要概念.......................................................71、安全基地.....................................................72、内部工作模式.................................................83、依恋质量.....................................................94、依恋中的文化差异.............................................9六、理论应用......................................................101、依恋关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102、依恋关系在成人人际关系中的应用..............................103、婚恋依恋....................................................11七、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依恋理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111、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112、开发消费者依恋的测量工具....................................123、进行消费者依恋的相关比较研究................................124、进行消费者依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125、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126、个人依恋在关系营销中的作用..................................13一、选题背景高三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领我们接触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入门知识,比如会讲述强迫症、洁癖、密集恐惧症等现在谈论的比较多的心理现象。直到听到“安全感”一词,觉得深有感触,好像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不安感找到了一个解答。我的父母亲原本都是教师,所以我从小都是在校园里长大的,周边接触的人也大都是教师和教师子弟,简单快乐。直到小学三年级时,母亲怀了弟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她带着弟弟去了另外一所城市。那段时期我还不谙世事,只知道突然被搬去和父亲一起住,父亲又要去照料他们母子,所以经常都是给我留一笔零花钱,然后让我一个人去学校食堂吃饭,晚上会有一个不太熟悉的表姐来陪我睡觉。从那时起,我开始变得有点贪玩,经常和班里同学打闹,还跟着一个女同学去小卖部偷过东西,成绩也下降得很快。后面风波过去,见到了母亲,过上了比较正常的生活,但遗留下来的爱和同学打闹的习性还是没变,并且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看法。直到高三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内心总觉得不安是源于那段经历导致的缺乏安全感。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有关顾客忠诚理论的,找文献的时候接触到了依恋理论,觉得和日常口语中的“安全感”有重叠之处。但还不是很懂,正好借此机会,对其有更加充分的学习。二、理论起源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某一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其抚养者(通常为母亲)之间所存在的特殊和强烈的情感关系。它产生于儿童与抚养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婴儿从6到7个月,逐步开始与抚养者建立依恋关系,一直到24个月之前是依恋关系形成的关键期。由于这种情感联结,当婴儿在碰到挫折时,比如遇到陌生人或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会趋近依恋对象以寻求安抚;如果强迫婴儿同依恋对象分尚,则会导致婴儿产生分离焦虑(separat...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依恋理论简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