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讲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直线和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学习目标】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在充分理解本讲公理、推论的基础上结合图形理解点、线、面的位置关系.2.掌握点、线、面关系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密切联系及相互转化.3.掌握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证明,并能够判定两条直线的异面关系,会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4.熟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运用这些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基础检测】1.如图所示,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包括底面边长)都是2,E,F分别是AB,A1C1的中点,则EF与侧棱C1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A.55B.255C.12D.2【解析】如图,取AC中点G,连FG、EG,则FG∥C1C,FG=C1C;EG∥BC,EG=12BC,故∠EFG即为EF与C1C所成的角,在Rt△EFG中,cos∠EFG=FGFE=25=255.B2.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9π2+12B.9π2+18C.9π+42D.36π+18【解析】由题知,该几何体为一个长方体与一个球体的组合体,其体积V=3×3×2+4π3×323=9π2+18.B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长度:cm),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80+162)cm2B.84cm2C.(96+162)cm2D.96cm2【解析】其直观图如图所示,易得棱锥的顶点到底边的距离是22+22=22cm.故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12×4×22×4+(4×4)×5=80+162(cm2).A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B1,BC1的中点,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EF与CC1垂直B.EF与BD垂直C.EF与A1C1异面D.EF与AD1异面C【知识要点】1.平面的基本性质(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3)确定平面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可确定一个平面.②一条直线和_______一点可确定一个平面.③两条____________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4)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经过这个公共点的公共直线.不共线的三点其外相交或平行2.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位置关系的分类共面直线;.异面直线:不同在平面内.(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定义:设a,b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a,b′∥b,把a′与b′所成的______________叫做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或夹角).②范围:______.相交平行任何一个锐角(或直角)0,23.平行公理平行于同___________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柱、锥、台和球的侧面积和体积面积体积圆柱S侧=______V=πr2h圆锥S侧=______V=13πr2h圆台S侧=π(r1+r2)lV=13πh(r12+r1·r2+r22)直棱柱S侧=chV=S底·h2πrlπrl一条直线的正棱锥S侧=V=13S底·h正棱台S侧=12(c+c′)h′V=13(S上+S上S下+S下)h球S球面=______V球=表中S表示面积,c′,c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h表示高,h′表示斜高,l表示侧棱长.4πR212ch43R3π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应用例1如图,△ABC和△A′B′C′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内,且直线AA′,BB′,CC′两两相交.(1)求证:AA′,BB′,CC′交于一点;(2)若直线AB与A′B′,CB与C′B′,CA与C′A′分别交于点P,Q,R.求证:P,Q,R在同一直线上.【解析】(1)由于AA′,BB′,CC′两两相交,所以点A,C,C′,A′四点共面,B,B′,C′,C四点共面.设AA′∩BB′=S,则S∈AA′⊂平面ACC′A′且S∈BB′⊂平面BCC′B′,而平面BCC′B′∩平面ACC′A′=CC′,则S∈CC′,即AA′,BB′,CC′交于同一点S.【点评】线共点,线共面,点共线是立体几何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其证明策略是恰当运用平面的基本性质(即三个公理)进行推理论证.(2)设平面ABC∩平面A′B′C′=l.由于AB∩A′B′=P,因此P∈平面A′B′C′,且P∈平面ABC,则P∈l,同理可得Q∈l,R∈l,故三点P,Q,R在同一直线l上.二、简单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例2(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32B.18C.16D.10【解析】由三视图可知直观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可以看成正方体沿着某顶点削去了一半,所以体积为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