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2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化奖章评选条件一、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评选条件(一)城市1.组织领导(1)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2)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并纳入年度工作绩效考核。(3)国土绿化管理制度健全,部门和单位分工明确,共同推进国土绿化工作。(4)绿化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机构健全,配备有适应工作需要的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能有效地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工作。(5)国土绿化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满足绿化建设需要。(6)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推进国土绿化事业发展中,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科学可行的新路子,积累并总结出了系统配套的成功经验,在当地乃至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和学习推广价值。22.规划计划(1)国土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留足生态建设空间,生态建设布局合理,确保区域生态安全。(2)科学编制为期5年以上的国土绿化总体规划,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专家评审后发布实施2年以上。(3)依据国土绿化总体规划制定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实施方案,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突出,年度计划落实,保障措施有力。3.义务植树(1)制定并实施推进全民义务植树的办法,属地化管理措施落实,建立登记卡和考核制度。以街道和乡镇为单位,建卡率达到95%以上。(2)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带头义务植树,部门义务植树责任落实。(3)积极组织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多样,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5%以上,建设“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4.城乡绿化(1)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地区。山区(山区、丘陵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0%以上,下同)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平原(平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0%以上,下同)森林覆盖率达到315%以上,其他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地区。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平原森林覆盖率达到15%以上,其他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平原森林覆盖率达到15%以上,其他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自然湿地面积占总面积5%以上的城市,在计算森林覆盖率时,超过城市总面积5%的自然湿地面积,可在行政区域总面积中扣除。(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建设用地小于80平方米的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人均建设用地80-100平方米的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人均建设用地大于100平方米的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居民出门300米内有休闲绿地或公园,公园的面积应在5公顷以上、林木覆盖率和水面覆盖率达75%以上,乔灌花草融合配置,以乔木为主,财政投资建设的公园绿地免费向公众开放,最大限度地让公众享受绿化成果;城市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主干道绿地率达到25%以上,次干道绿地率达到20%以上;因地制宜开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墙面绿化、立交桥绿化、停车场绿化,满足功能要求;城郊结合部建有环城绿化带或绿化片林。4(3)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以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绿化,集中居住型和分散居住型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0%和20%以上(西北地区可适当降低标准),80%以上集中居住的村至少建有一个公园或休闲绿地;进村道路两侧、周边水系沿岸实际绿化面积占应绿化面积的90%以上,景观效果好;庭院绿化做到乔灌草结合,观花、观果、观叶兼顾;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0%以上。(4)铁路、公路、江河、湖泊沿线绿化效果好,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宜绿化地段实际绿化面积占应绿化面积的95%以上,形成绿色通道网络。主要森林、湿地等生态斑块之间建有完整的兼具野生生物迁徙和慢行交通功能的绿道系统。城郊结合部建有环城绿化带或绿化片林,生态景观良好。(5)机关、学校、医院、部队营区等单位绿地率达到35%以上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