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摸查考试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文言文整体阅读考查内容:1.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5题第6题第9题第7题第8题表一:文言文阅读得分情况一览表:主观题客观题567890.682.38分2.05分1.68分2.4分1.23分1.29分28.5%79.5%68.3%56%60.5%41%42%1.知人:人物张平罗金山太宗秦王廷美人物传记阅读方法:整体把握:知人明事辨理依怜任不喜2.明事张平曲折的仕途(镇将)(1段)监市木秦、陇监阳平木务兼造船场(2段)智收盗寇宽厚待辱己者(3段)才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先后顺序关系3.辨理评价道理知人明事辨理张平宽厚不修旧怨庶几……与曲折的仕途(镇将)监市木秦、陇监阳平木务兼造船场智收盗寇宽厚待辱己者才第5题实词方法:语法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第9(1)断句(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第三自然段中加波纹线的句子断句。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子从式适董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劳之参考答案(1)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子从式适董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劳之////////•第9(2)翻译①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3分)答案举隅:例1:平因为善于言辞遣手下说服他们来投降。例2:张平派人用一些奉劝的、和悦的好话去说服那些盗贼,因此(那些盗贼)都来归附了张平。注意:①调②重点词语③简洁以好辞说归①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3分)参考答案:张平派人用好话劝说他,于是盗匪就归附了(或“前来归顺”)。•第9(2)翻译②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欤(3分)答案举隅:张平不仅不记恨陈年旧怨,而且还帮助被贬的臣子官复原职。参考答案:但张平不计较过去的怨仇,该是(差不多大概)超出了士大夫的胸襟(气度度量)吧。修庶几进度欤•翻译小结:原则:具体方法:信达雅增留对补调删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考查内容: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10(1)题第10(2)题表二:诗词鉴赏得分情况一览表:10(1)(2)1.9分1.56分63%39%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词后问题。(7分)西江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1)词中的”凉”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3分)(2)请结合本词的“景”与“情”,简析其写法。(4分)诗歌整体把握读题目读作者读文本读注解读题干(1)词中的”凉”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3分)思路:本义在句子中的含义作用(2)请结合本词的“景”与“情”,简析其写法。(4分)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明考点②调动知识储备答案举隅③规范作答:技巧+景+情(作用)表达通顺参考答案:借景抒情(技巧),词中的意象,如夜风吹打树叶,乌云遮月,孤灯(景),都笼罩着一层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词人被贬黄州的孤独愁苦的心情(情),使全词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作用)从反衬、乐景写哀情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五.作业《名师指路》P183(十四)P97(4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