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的心得体会在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化战略的推动下,经过近13年的漫长历程,《廉政准则》终于去掉了“试行”二字。1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这是中央出台的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党内法规。准则在等级上是仅次于党章的党内法规(党内法规最高的是党章,其次是准则,第三层级是条例,第四层级是规定和办法)。《廉政准则》在反腐倡廉党内法规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它在党内法规体系中地位高,具有相对稳定性。1995年初,xx同志谈到,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搞得非常好的,在拨乱反正、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统一全党思想、统一行动方面起过重大的作用。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党的建设的需要,我们也可以制定一个廉政方面的准则。因此,1997年3月,中央颁布了《廉政准则(试行)》,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二个准则。《廉政准则》不是我国独有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公职人员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美国有《美国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准则》、加拿大有《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法》、韩国《公职人员道德法》,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有这方面从政道德的规定。《廉政准则》正式颁布实施后,中央和省、市、县委就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提出明确要求。根据领导的安排,今天,我就《廉政准则》有关内容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一、出台的背景:是反腐倡廉建设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1997年3月,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廉政准则(试行)》),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原来的《廉政准则(试行)》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要,因此中央决定予以修订。第1页共3页(一)修订和正式颁布《廉政准则》是适应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趋势还缺少必要的认识,提出了奋斗几年使党风“根本好转”,后来感到“根本好转”这个目标很难实现,于是提出了“明显好转”的目标,再后来要实现“明显好转”似乎难度也很大,于是又提出了使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在“阶段性成效”又难以达到后,又提出通过几年的努力“遏制腐败不断蔓延的趋势”,再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贺国强书记提出了以“新的成效取信于民”的奋斗目标。与我们的经济发展目标一步一个台阶比,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奋斗目标在步步后退。在反腐倡廉目标步步后退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其实,反腐倡廉目标的后退,正是我们党对反腐败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正确理解的过程。邓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一百年。因此,反腐败斗争的目标也必须遵循初级阶段的发展规律,摸着石头过河,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去实施。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些领域滋生蔓延消极腐败现象的客观条件依然存在,诸多矛盾的相互交织增加了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当前,我们国家反腐败的现状到底怎么样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从人民群众的评价来看:中央纪委从1996年开始,就委托国家统计局,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民意问卷调查,最后调查结果,都要上报中央,作为中央判断全国反腐败形势的重要依据。在“你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效是否满意”的调查中,1996年的满意度是32。8%,1997年40%,1998年37。7%,xx年42%,xx年48。18%,xx年51。9%,xx年59。99%,xx年63。9%,xx年年64。4%。2010年和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新华网都围绕“公众最关心哪些话题”分别推出相关网络调查。调查中,“反腐倡廉”得票都位居前三甲:2010年排名第一、今年排名第三,说明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关注度非常高。二是从国际的评价来看:“透明国际”是一个总部设在德国的全球性的非政府、非赢利组织。该组织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政府的承认,是国际上第2页共3页研究腐败问题最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