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水体与地壳运动(B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2015·南京三模·5-6)下图是2015年寒假期间某位驴友在云南拍摄到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分别表示各类岩石和岩浆,abcde分别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1-2题。1.关于上图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原因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寒冷干燥——受西北季风影响B.缺乏地表水——渗漏严重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纬度低,海拔较高D.地表“孤峰残丘”——流水堆积作用2.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与图4对应正确的是()A.甲,cB.丙,dC.丁,eD.戊,a(2015·大庆模拟·3-4)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指通过自然和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结合右图(水循环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完成3-4题。3.“海绵城市”建设对右图中abcd四个环节带来的影响,合理的是()A.a减少B.b增加C.c减少D.d增加4.“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表现在()A.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B.解决城市缺水的问题C.缩短径流集聚的时间D.省掉污染治理的费用(2015·郑州三模·10-11)读广西某地区锥状峰丛喀斯特景观图,回答5-6题。5.下列能反映锥状峰丛喀斯特景观的等高线地形图是()A.①B.②C.③D.④6.形成该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2015·皖南八校三模·25-26)赣江是长江八大支流之一,鄱阳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读“赣江万安水库(1990年8月24日建成下闸蓄水)以下河段沿程依次分布的吉安、峡江、樟树、外洲4个水文站观测资料”,回答7-8题。7.有关赣江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含沙量小,流速缓慢B.流量稳定、水量丰沛C.水量丰沛,汛期短D.吉安以上河段是赣江中下游河段水沙的主要来源区8.有关赣江河段各观测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的分析错误的是()A.赣江流域中下游水沙量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变化较大B.各站径流量年代变化比较平稳,年际径流量呈微弱上升趋势C.各站年均输沙量下降,减小的幅度随距水库的距离增大而增大D.各站的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双累积曲线均在1990年出现转折,输沙量在1991年后逐渐减小(2015·朝阳一模·4-5)2015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新岛屿。读汤加位置与新岛形成图,完成9-10题。9.该国()A.地震、火山频发B.位于印度洋东部C.各岛日期不一致D.受赤道低压控制10.该新岛()A.因地壳抬升而形成B.物质主要源于地幔C.主要由石灰岩组成D.有丰富的淡水资源(2015·西城区三模·7)下图为我国某山区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第11题11.该区域()A.地壳厚度不大,岩浆活动频繁B.冰川侵蚀,流水沉积作用强烈C.旅游资源丰富,距客源市场近D.山河相间,板块挤压作用形成二、综合题(2015·朝阳一模·40)12.红军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光辉史诗。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赤水河为长江上游支流。1935年1月至3月,红军在茅台-赤水段成功四渡赤水。上图为赤水河流域图。(1)说明红军渡河季节该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2015·青岛二模·36)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成泉的过程。(2)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特点,试解释其原因。(3)简述人们建成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4)说出为防止该地湿地水库群萎缩应采取的措施。参考答案与解析(B卷)1.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我国的相关自然地理知识【解析】由材料可知,本地位于云贵高原,四季如春;孤峰残丘为典型的流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