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乡土情结)课件2 苏教版必修1 课件VIP免费

高中语文 (乡土情结)课件2 苏教版必修1 课件_第1页
1/46
高中语文 (乡土情结)课件2 苏教版必修1 课件_第2页
2/46
高中语文 (乡土情结)课件2 苏教版必修1 课件_第3页
3/46
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笔名朱梵、宋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广州。中国电影艺术家、剧作家、评论家。柯灵先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创作或叙事记人,或议论说理,文情并茂,清丽典雅,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而他的散文语言熔书面口语于一炉,铸文言白话于一体,富有浓郁的书卷味和生活气息。读这样优美的散文,令人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快感。他早年的创作,语言已显露出铺张扬厉的端倪,而晚年的创作,这种手法的运用更臻佳境,形成了柯灵散文创作中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作为一位世纪老人,柯灵早年辗转各地,饱受灾难与离乱之苦,对家乡之思有独特的体会。香港在历尽15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举国为之欢乐,全民为之激动。时年88岁高龄的柯灵,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怀着真挚深厚的感情写下了《乡土情结》这篇散文,感人肺腑。本文以家园之思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情结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全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提出话题,说明什么是乡土情结。第二部分(2~6):写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第三部分(7):归纳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大力赞颂时代精神。本文的内在思路:第1段写了什么是“乡土情结”,第2段写了乡土情结的由来,第3、4段写了乡土情结的发展、表现,第5、6段写了乡土情结的升华,最后第7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主题1:探究乡土情结及所赋予的时代内涵1.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明确:“童年的烙印”在人们乡土情结的形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文中它包括父母亲戚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四个方面。第二段结尾的两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童年的烙印”与自己不可分割的特点。2.作者为什么把乡土之恋称为乡土情结?明确:因为乡土之恋可被称作“童年的烙印”,它像蚕茧、像文身的花纹一样,是永恒的、深刻的,不能化解、消退。一个人的出生地不仅给了他自然的生命,而且还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个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作用。3.探究第五段为何写战争?明确:第五段写战争、放逐等灾难是为了引发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这一段从表面上看,写的不是乡土情结,实质是建立在乡土情结上的,并且是对乡土情结的超越,表现了作者对仁人志士高尚情怀的由衷赞颂。也就是说,作者把仅仅只是表现为对家的思念的乡土情结逐渐上升到爱国情怀的高度,是乡土情结新的时代内涵。4.文章第六段,乡土情结是怎样得以升华的?明确:第六段作者历数近代百余年来许多人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的现象,视角由上段关注仁人志士转而触及普通民众。在这段后半部分,作者引用华侨和香港人对祖国作奉献、表示关注的事实,说明不管何种原因离开祖国的人一定会有深深的乡土情结,民族向心力总会引发他们的爱国思乡的情感并化为具体的行动。在引用事实中,作者用了饱含赞颂之情的语言,“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对大陆都表示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热情讴歌了建立在乡土情结基础上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之情,深化了主题,并为乡土情结赋予了深刻的时代内涵。5.本文结尾是如何阐释乡土情结的时代精神的?明确:作者从当今世界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化交融越来越充分的角度对乡土情结作了新的阐释,人已不为家所累,但人又应该拥有自己的家,既走向开放,又会有心灵的归宿,这就是新时代的乡土情结。“我们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主题2:学习体会引用的使用方法和意图1.文章第一段多处引用古诗,请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该段多处引用古诗,一方面,引导读者想像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及体现乡土之思的具体行为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思乡情结的久远。2.作者在写离家境遇时,引用了韦庄、孟浩然、项羽等人的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乡土情结)课件2 苏教版必修1 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慧源书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