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标本的米集,储存和转运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则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样后立即送检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标本采集尽早采集无菌操作合适部位适量标本适当方法安全米集尽早采集标本“采集重在时效性”最好是病程早期、急性期尽量在抗生素使用之前采集对已用抗生素又不能停药者,可在下次用药前采集合适部位“背景干扰”无菌标本注意局部及周围皮肤的消毒,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避开腔道口区标本,以免皮肤表面正常菌群的污染,造成混淆和误诊。正常菌群寄生部位采集时应特别小心应明确检查的目的菌在进行分离培养时,采用特殊选择性培养基血标本采集应避免输液的影响。无菌操作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皮肤或粘膜常居菌群污染和防止外源性细菌污染标本。在采集血液、脑脊液、胸腔积液、关节液等无菌标本时,应注意对局部及周围皮肤的消毒,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对于采集与外界相通的腔道标本时,如窦道标本,应从窦道底部取活组织检查,而非从窦道口取标本,以免受皮肤表面正常菌群的污染,造成混淆和误诊采集的标本均应盛于无菌容器内送检。盛装标本的容器须先经高压灭菌、煮沸、干热等物理方法灭菌,或使用一次性无菌容器,不能用消毒剂或酸类处理。标本中也不得添加防腐剂,一面降低病原菌的分离率。适量标本标本采集应足量。标本量过少,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结果。血液标本通常成人采血量每瓶儿童每瓶脑脊液、骨髓、脓肿、穿刺液、引流液、痰液等标本三尿液标本粪标本或结核标本采集量要求特殊痰、肺泡灌洗液或支气管冲洗液清晨中段尿粪标本穿刺液胸水、腹水、关节液等。标本应具有代表性,同时有些标本还要注意在不同时间采集不同部位标本。合适方法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厌氧菌、需氧或兼性厌氧菌,以及型菌采用的方法不同。用于厌氧菌培养的临床标本,应尽量用注射器采集抽吸物,一般不要用拭子采集标本除非是在床边采样并立即接种采集到的厌氧标本应室温保存,不能冷藏或冷冻。有些细菌引起的感染,应注意在同时间采集不同部位标本如伤寒患者,发病第周应米集血液,第周应米集粪便和尿液。否则影响细菌的检出率。以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肛拭或伤口拭子,易受正常菌群污染,不可置于肉汤培养基内送检。安全采集采集标本时不仅要防止皮肤和黏膜正常菌群对标本的污染。同时也要注意安全,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标本采集的所有步骤都必须戴手套、穿工作服必要时应穿隔离服、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标本防漏采集到的原始标本应采用防漏可密封的无菌管或杯盛装,外加防漏可密封的塑料袋,塑料袋上需注明标本的相关信息。标本采集所用的带针头的注射器不可随意丢弃,其内容物应移至无菌管内或用保护性装置移去针头,再重新盖上盖置于密封、防漏的塑料袋内送检。已有泄漏的标本容器不能至实验室或随意处理。如果要继续进行处理必须通知医生关于容器泄漏的情况、解释如继续操作可能对结果带来偏差,并要求重新送检。如果重新送了标本,则对泄漏的标本应进行高压灭菌后丢弃若无法重新送检标本,使用原来标本进行检验,则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标本运送标本运送的时间要求一般原则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最好在内送至实验室,否则会影响病原菌的检出。一般性细菌培养标本延迟送检时,应置于°冰箱保存,且不得超过。临床标本最佳的运送时间取决于采集的量少量液体或组织应在内送至实验室以免蒸发、干燥及暴露于周围环境较多量的标本置于运送培养基中可放。厌氧培养标本原则上应在床边接种。如延迟送检需保存在厌氧运送培养基中室温保存一般不超过。标本运送的保存要求若疑似标本中有对周围环境敏感的微生物,包括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低温易死亡,应立即运送和处理。通常血液、脑脊液、生殖道、眼或内耳标本不要冷藏保存。从一个实验室运至另一个实验室的临床标本及感染性物质不论距离如何,均应严格注意标本的包装,且应注明注意事项。在运送标本及感染物标本中,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标本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