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心得体会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情况介绍中共XX市委组织部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20XX年12月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情况介绍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用好胶东党性教育基地等资源,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深化提升工作,被列入省委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XX市利用独特的历史资源,高点定位、高标设计,着力推进教育基地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教育基地理论架构主要是突出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把握一个基调、聚焦一个主旨、做到三个覆盖:一个主题,就是“民族复兴”。威海是一座几乎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所有元素的城市,是甲午国殇的亲历者,是天朝迷梦彻底破碎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起始和发轫之地。如今,这片曾经沧桑的土地焕发了无限生机。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威海被确定为全国18个典型之一,在《人民日报》进行了整版报道。可以说,威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程,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注脚。基于此,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确定以“民族复兴”作为主题,以此统领教学内容,设计理论架构,使基地教育具有较强的历史纵深感和厚重感。一条主线,就是“梦碎、梦醒、筑梦、追梦”。用这条主线贯穿所有教学版块,吻合了“国殇—抗争—复兴”的历史逻辑,起到串珠成链的作用,使基地兼顾了历史的完整性和教学体系的系统性。一个基调,就是“警醒、感悟、自信、坚定”。用国破山河碎的悲惨史,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探索史,与群众生死与共的交融史,带领群众走向复兴的奋斗史,警醒人们勿忘国耻、勿忘人民、勿忘初心,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切实增强“四个自信”,最终达到坚定理想信念的目的。第1页共5页一个主旨,就是通过回答“三大问题”,来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三爱统一”。把呼应现实、有力发声作为基地的根本使命,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和模糊认识,依托发生在威海的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着力回答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管用”,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赋予教育基地强烈的使命担当和现实意义。三个覆盖,就是教育对象以党员干部为主,同时覆盖社会各界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基地教育主题的重大性和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不仅对党员干部,而且对企业家、军人、青少年等群体,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能够-23多名“乳娘”用超越生命的大爱哺育1223名革命后代,在敌人“扫荡”和育儿所不断迁徙中,乳儿无一伤亡。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引导人们深刻体会群众是哺育我们的“母亲”,在新形势下要“勿忘母恩”,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专题版块(二):奋发图强与民族振兴——主要回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依托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和沈秀芹纪念馆,用两位烈士展示新中国建设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精神;依托威高、金猴、迪尚三个民营企业,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复兴有我在”的使命和担当;依托幸福威海展馆,展现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追求,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管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实现民族振兴。其中包括6个教学专题:1.以身许国——为民族振兴奉献才智。通过讲述“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在生命最后一刻仍保护国家绝密资料的故事,引导人们感悟他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关键时刻冲得上、挺得住。2.艰苦创业——把一生交给党安排。通过讲述成山林场原第2页共5页副场长沈秀芹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一往无前、对群众一往情深、把一生交给党安排的事迹,引导人们学习她的崇高精神和纯粹品格,立足岗位、发光发热。3.开拓创新——威高集团敢为人先。通过讲述威高集团以自主创新抢占行业制高点,快速成长为中国医疗器械第一品牌的故事,引导人们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转换发展动能,争当发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