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C.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D.单于视左右..而惊解析A项古义:对男子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B项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古义:侍卫人员;今义:方位词,控制。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①兄弟并为.郎为:做②因厚赂.单于赂:贿赂③虞常私候.胜曰候:等候④其一人夜亡.亡:逃出⑤单于使使晓.武晓:明白⑥欲因.此时降武因:趁⑦若知我不降明.明:明确⑧别.其官属常惠别:分开A.①④⑥B.②③⑤C.④⑤⑦D.①⑦⑧解析②赠送,③拜访,⑤告知。B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虞常私候.胜曰朝夕遣人候.问武B.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C.虞常果引.张胜引.佩刀自刺D.数通使相.窥观副有罪,当相.坐解析A项拜访。B项正好,恰巧;会合。C项牵连;拿。D项互相;偏指一方,你。A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各项的一项是()为①兄弟并为.郎②与君为.兄弟③初,苏武与李陵俱为.侍中④子卿尚复谁为.乎?得①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②羝乳乃得.归③今得.杀身自效④虞常生得.解析为:①②③都是动词,“担任”“是”,④介词“为了”。得:①②③都是“能够”的意思,④擒获。A.①④B.④④C.②③D.③④B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单于壮.其节B.皆宜降.之C.屈节辱.命D.反欲斗.两主解析A项为意动用法;B、C、D三项都是使动用法。A二、文本阅读阅读课文选段,完成6~9题。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其一人夜亡.,告之②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③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④即谋单于,何以.复加A.①②两句中“亡”意思是逃跑。③④两句中“以”都是介词,都译为“把”。B.①句中“亡”意思是逃跑。②句中“亡”读“wú”,意思是没有。③④两句中“以”都是介词,都译为“用”。C.①句中“亡”意思是逃跑。②句中“亡”读“wú”,意思是没有。③④句中“以”都是介词,分别译为“把”“用”。D.①②两句中“亡”都可译为“没有”,通“无”。③句中“以”是介词,译为“把”。④句中“以”是介词,译为“用”。答案C7.下列各句中“乃”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见犯乃.死,重负国A.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B.使牧羝,羝乳乃.得归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解析例句中“乃”为副词,才。A项为“于是”,“就”;C项表判断,是;D项人称代词,你的。B8.下列句子翻译恰当的一项是()例句: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A.丧失气节污辱使命,虽然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呢?B.屈从气节辱没使命,虽然活着,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呢?C.丧失气节污辱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脸面来回到汉朝呢?D.屈从气节,污辱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来回到汉朝呢?解析注意“屈”“虽”“以”的用法。A9.对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副使,张胜背着苏武行事,置两国关系于不顾,欲贪功而陷于虞常谋反之事,事发后连累苏武,可见张胜为人为君子所不齿。B.单于对待苏武和张胜的态度分明,通过“朝夕遣人候问”和“收系”,可见苏武和张胜的对比。C.苏武得知事情原委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