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7页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对以上要求可作如下方面的理解:1.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都是考生比较熟悉的。2.“正确运用”的含义。这就说明考查的这九种修辞是以动态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修辞方法的考查,不是考名词术语,而是重点考查判断所使修辞方法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篇章)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等。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其命题在本考点的考查上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运用相应的修辞方法仿写句子:主要是主观表达题,它侧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修辞格的能力,区分考生的语文灵性差异。做这类题要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提出的条件,在充分考虑句子内容和形式相一致的前提下,展开必要的想象,最后按要求表述出来。(2)鉴赏修辞方法运用的效果:主要在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中考查,做这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中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然后结合句子回答它的表达作用。(3)作文要求“有文采”:这是更为开放的考查形式,要求作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根据以上对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分析,结合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特对2011年的高考在本考点的命题上作如下几点展望: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2010年高考出现的频率将依然较高,命题形式可能是:判断某种或几种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是否正确。在主观题中使用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或仿写句子,如2009年江苏卷第4题、2009年辽宁卷第17题。在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中指出某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如用2009年湖北卷第17题、2009年全国Ⅱ第17题、2009年重庆卷第12题(1)。2.修辞在“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考查,侧重对修辞的判断及对其表达效果的理解。在这两大板块中修辞被考到的可能性很大,几乎不放空,尤其是在诗歌鉴赏中。考生一定要结合对这两大板块的复习,解决好这一考点。3.对语言表达中修辞实际运用的考查则放在语言运用题中,这是修辞考查的另一个重点。主要是把对修辞的考查放在仿句题、扩展题中,结合其他要求一并考查。近几年,这一趋势非常明显,深为命题人所青睐,估计会延续下去,所以应该在备考中把它作为重中之重。4.在作文命题中也有可能涉及修辞,准确理解作文题目(或材料)中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对于准确审题有很重要的作用,如2009年北京卷”隐形的翅膀”,望同学们多加重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7页修辞方法的考查常见的题型有两种。一是客观选择题,它有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单项选择大都放在第Ⅰ卷,由于这种考查形式比较单一,所以近几年这种题型很少采用;多项选择大都放在第Ⅱ卷,这种题多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考查,多见于广东卷、北京卷和辽宁卷。二是主观简答题,其常见的考查方式有三种:一是和语言表达(扩展语句,句式仿用、变换,语言表达简明、连贯、鲜明、生动)等结合在一起;二是结合诗歌鉴赏考查修辞效果;三是和现代文中文学作品或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结合在一起考查所用修辞方法表达的效果或作用。为便于同学们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在下面便就这几种情况进行探究。一、与语言表达运用结合型这种题型的考查相当灵活,有时是判断理解是否正确,有时是恰当运用。结合运用往往出现在扩写、仿写、图文转换等语言表达题中。[结合扩展语句考查]扩写下列语句,要求:①续写的内容是对首句意思的扩展;②不超过70个字;③语言有文采。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解析】这道试题的首句是一个比喻句,另外题目要求语言有文采,其实也是对修辞提出了相关的要求,我们可以采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扩展这个句子。【答案】金字塔如史,布达拉宫如经,威尼斯如散文,苏州园林如诗词;你可以从中看到远古文明,看到宗教民俗,看到艺术文化,看到美学传统。[结合仿写句子考查]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的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