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巴黎的一个聚会上,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微微一笑说:“在幼儿园。”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朴归真。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信条》,看一看他告诉了我们哪些质朴的信条。信条富尔格姆•自读这篇课文,画出那些对你感触比较深的信条•哪一条信条或者哪几条信条对你感触比较深,有怎样的感悟?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强调什么?•明确:观点“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集体精神。文章开宗明义•“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一般人认为智慧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但是文章开篇就否认了这种说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富尔格姆告诉人们琐事上的卓识。琐碎的细小的事情上蕴涵着卓越的见识。智慧并不一定就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有时候我们在幼儿园里面学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富尔格姆说:“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我在幼儿园就学过。”人们常说真理往往都是朴素的,在琐碎的事情上我们往往会感受到这种朴素的真理。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又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道理。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正如文章中所说,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便于大家信心十足地去实践,并获得成功。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说过,他之所以能得奖,原因就在于他实践了幼儿园中学到的那些基本的信条。天下大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你是怎样感悟的?有东西大家分享。仁爱。能够与人分享或说共享,要有相当高的境界,要有谦让的态度,要能够舍弃物资利益。中国早有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的志向和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公平游戏。平等。不打人。文明。不粗鲁、不野蛮,不残忍。人要摆脱兽性,趋仁向善。交还你捡到的东西。拾金不昧。不要拿不属于你的东西。本分。不偷、不摸、不贪、不占、不抢。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恭敬。发自内心而态度诚恳,才能够获得人们的原谅、尊重与信任。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冲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因为什么东西都是身体第一,健康是最重要的。你有这个基础条件,你才会注意这些细节,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样对自己,无论是工作或学习都是一个很好的先天条件。健康自己,也健康别人。甜热饼和冷牛奶对你都有好处。均衡。均衡营养,身体健康。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学会学习,学会思想,精神乐观,情趣高雅,养活自己,奉养亲人、贡献社会。和谐生存。每天睡个午觉。休息。劳逸结合。“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列宁“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观奇异风光,看万千人生,开阔视野,豁达心胸。但要注意安全,时时处处保护好同伴。”仁者爱人“。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小白鼠甚或那粒种子,它们都会死去。我们也会。死亡。凡是生命都是自然的奇迹。要承认、要尊重、要热爱所有的生命,更要热爱珍惜自己。作者为何突出一个“看”字?•明确:因为在生活中需要自己去观察、体会,观察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改善自己的不足,能更好的认识别人和自己.最后,作者强调十七条中的哪一条?•“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齐读):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集体精神。•小结•做到了返朴归真,我想这些信条,这些都是我们在幼儿园,可能在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