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生态县建设中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范文大全]宝应生态县建设中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摘要。XX县区是国家首批生态示XX县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XX县区,位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因此,通过对XX县区农业污染现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综合治理对策,为XX县区进一步深入建设生态县,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宝应,生态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对策XX县区位于苏北平原中部,西有湖,东有荡,大运河穿邑而过,是鱼米之乡。全县92万人口,1467平方公里,年粮食总产量在77万吨以上,年财政收入约15亿元。目前,XX县区生态区建设5个基本条件和22项考核指标已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并相继通过省技术评估、省考核和国家技术评估,也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的验收[1]。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政策的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作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广大农村轰轰烈烈地开展。XX县区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使得全县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农民居住条件也得到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也面临了一定程度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1XX县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1.1XX县区面源污染来源1.1.1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虽然我县在农业化学品污染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县农业化学品污染尚未从总体上得以控制,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激素等化学品,用肥结构不合理、施肥方法不科学等现象仍较普遍,超量施肥、偏施氮肥,化肥利用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施用强度大、频率高、流失快。近年来,我县县化肥施用强度(折纯)达630kg/hm2,总量达20万t左右,转化量只占到施肥量的30%,其余70%以不同方式转移到大气、水体和土壤。大量化肥的施用,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也造成第1页共8页了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及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2]。我县农药施用总量每年约120t,且存在使用高毒、高残留的有机磷农药的现象。大量农药的施用,导致人畜急性中毒、杀伤有益动物、农村河水水质下降,并使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1.1.2畜禽养殖业造成的污染目前,XX县区农村畜禽粪便污染已成为我县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在畜禽存栏量成倍增长的同时,农村建设占地使得可有效销纳畜禽粪便的农田面积不断减少,集约化的养殖使得某些地区畜禽粪便的产出量已经大大超出了我县农田可承载的最大负荷。目前绝大多数农村畜禽储粪池建设不规范,许多养殖户通常是将畜禽的液态粪水直接排放到沟渠中[3]。据调查,我县规模化畜禽养殖34万头(只),年产畜禽粪便1.1万t。由于养殖场没有完善的污染处理设施,畜禽粪便以及污水存在随意排放的现象,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畜禽养殖场附近地区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氨氮超标和环境污染,夏季蚊蝇孳生,恶臭难闻。由于目前畜禽污染防治的法规不健全,管理难度大,业主治理污染的态度消极,因此污染治理进展缓慢。1.1.3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作物秸秆焚烧成为一大公害随着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全县76万t农作物秸秆已有50%以上弃之不用,或一烧了之,或抛弃于河湖沟渠、道路两侧,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污染大气、污染水体,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秸秆季节性焚烧所产生的烟尘,不仅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造成航空、铁路、公路的交通事故,还严重影响输电线路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几年经过大力整治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是随着督查时间的过去,到十一月底十二月初,部分农户开始焚烧那些抛弃于河湖沟渠、道路两侧的秸秆,由于水稻品种原因部分水稻收割时间延迟到十一月底,这个时间正是政府监管的空白期,于是滚滚浓烟重新冒起,新的污染不可避免。1.1.4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也是另农村水环境恶化第2页共8页的一个重要原因。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含丰富的植物营养,且含有大量细菌(包括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4]。目前,因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管理的缺失,致使缺乏废水的处理设施和固体废弃物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