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中华观后感精选《本草中华》是一部由孙虹、袁博和许贞等导演的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XX年的9月3日,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也是给出了一致的好评,一起来看看吧。01有一些功夫,慢慢地就失传了。可其实只要人们想留住它,它就会留下来。//中医的境界,是给人间带来快乐。//本草,也玲珑成万千形态。或开成一朵花,或燃成一缕烟,或捧出一盏巢,或融为一片甜。这也恰是人们,抵达时的样子。生命的容颜,早不在一二三四个,春夏秋冬。//从此,愿你道路漫长,愿你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愿你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愿你没有补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好看的纪录片除了给你一个新世界,更重要的是给你一个新思考。这是中国本草,其实也是中国人的活法。希望越来越多这样的纪录片出现。02五千年的中医药文化,从本草到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博大精深。继去年《本草中国》之后,东方卫视和爱奇艺进一步聚焦中医药文化,推出《本草中华》,并登上黄金强档。《本草中华》画面优美,叙事活泼,给荧幕带来一股深层文化清新之风。全片共6集,每集一个主题,依次为相传、五味、步履、奇遇、功夫、容颜。主题明确又彼此关联,脉络清晰,内容全第1页共5页面。选取我们熟悉的药材,讲述它们鲜为人知的一面。西瓜霜,是芒硝和西瓜的结晶。以瓦罐为容器,一层芒硝一层西瓜,层层相叠,又或是直接以西瓜为容器,撒入芒硝。几天后,瓦罐或西瓜表皮会结出白色的颗粒。这就是清热降火,消肿止痛的喉科圣药西瓜霜。地龙(蚯蚓)和乌梢蛇是本草中的动物药,被誉为血肉有情之品。地龙通经活络,乌蛇入骨搜风,它们为古方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治疗痹症注入了新的生机。药食同源。食物也可能是一味历史悠久的本草。乌梅和百合是药食同源的典范。乌梅是众人喜爱的小零食,同时具收敛生津之功效。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在中国人的餐桌上被使用得登峰造极。金菊百合......百合糕......百合甜羹......本草多生长于深山悬崖,千百年来采药人步履不停,探艰涉险。在能见度低于2米,水温低于15度的海底,忍受着3倍于陆地上的气压,只为寻获肥美海参。遮天蔽日的密林里,寻参人风餐露宿,在每棵草上寻找蛛丝马迹,忍受着煎熬,却常常连续几天寻觅无果。风沙猎猎,皓日当空,在茫茫荒漠中走了足足两小时,才第一次收获沙漠人参肉苁蓉。他们恪守祖先遗训,取之有道,还之有节,不放绝山。甚至有一套庄严的仪式。进山挖参时,先祭拜山神,找到人参时,先用红线拴住,老话里讲,这样人参就不会跑了。挖出人参后,将籽撒入土中,埋好土,待来年长出新的人参。第2页共5页同样,挖出的肉苁蓉安放好后,需及时填回泥土,防止梭梭根部暴晒而亡。如果这株植物死了,十几平方米的土地就成了沙漠。天地滋养,才能生生不息。采药人不仅要勤于脚步,更要有一颗敬畏自然的心。本草与人的相遇方式精彩纷呈。平凡的草株在人的智慧下脱胎换骨。除了口服,本草还可以染布,穿在身上。出自苗寨的草木染,用马蓝、蓼蓝、菘蓝的茎叶与石灰加工制得青黛染色而成。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染就的布穿在身上有愈疗作用。本草代代相传至今,已有五千多年,除了著书,父子、师徒间的口耳相传是更重要的途径。益安宁丸,源自清宫秘方,靠家族传承了上百年,至今仍在生产。第八代传承人何国军,手把手教授儿子认药,带他进山采灵芝,润物细无声地让其感受本草的魅力。少林黑膏药,源于北魏年间,被誉为黑玉断续膏,108八味本草熬制工序极为繁复严苛。少林有专门的制药局,师徒相授,恪守古法,将黑膏药不断发扬光大。《本草中华》全程采用4k拍摄,节奏明快、剪辑流畅。无人机航拍、升格和高速摄影,甚至广告级别的超高速摄影,为每一帧镜头添加美感。采药人上天下海,向死而生,摄制组亦是如此。背着沉重的器材翻山越岭,穿越三十多个省市和地区,从深海到雪山高原,海拔落差五千多米。背几十斤重的摄像机,绑一根绳子在悬崖上拍摄。为了完美拍摄中药炮制过程,耐心等待,甚至中暑。为了吸引年轻人的目光,采用ae动画的形式科普药材知识,加入年轻人视角调动活力。比如用网络焦点引出白花蛇草,品尝蛇草水的视频让人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