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写作背景•1925年秋,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和反动军阀的斗争将要展开。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故地重游,感慨万分,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词。阅读上阕,思考:•1、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3、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4、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阕内容。阅读下阕,思考:•1、塑造了怎样的“同学少年”形象?•2、怎样理解最后三句?•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阕内容。青年毛泽东与长沙•毛泽东于1914至1918年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求学,恰逢21岁至25岁的青年时期。在这里,毛泽东和一批有着远大理想和非凡气概的青年(如蔡和森等人)纵论天下大事,讨论社会和人生问题,长沙留下了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雄姿英发的身影。古代文人笔下的秋天•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宋·柳永《八声甘州》•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业•1、背诵《沁园春长沙》,明天早读课默写(每人准备好一本练习本作为默写本)。•2、完成《学习与评价》“吟诵青春”板块第1、2、3、4、6题,并对照答案用红笔批改、订正,切忌直接抄答案。•3、继续阅读《三国演义》第13、14回,并作内容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