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公开课教案《沁园春长沙》公开课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品味诗的语言及意境。 2、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理想和革命情怀。 3、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 2、通过朗读训练,赏析诗句的表现力。 3、领悟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悟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博大胸襟和慷慨豪情。 教学方法 1、 语言品读法。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 2、比较法。如对《沁园春 雪》《沁园春长沙》的比较。 课时安排 2 课时 设计基本理念 诗词教学重在赏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意境,体悟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人化、优化和活化为导向,实施师生平等、和谐,共同进展的民主教育,充分运用问答、讨论、朗读等各种师生、生生互动方式,建立起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鼓舞、共同参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人们总是喜爱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 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人——他就是伟人毛泽东。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今朝的风流人物。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今日我们要学习欣赏的是《沁园春长沙》 。(板书课题) 初中时我们学习了同一词牌的《沁园春 雪》,请大家一起来背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假如说《沁园春 雪》是通过描绘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历史风云人物的评论来表现革命领袖高屋建瓴的宏大的政治气魄的,那么这首《沁园春长沙》又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呢? 二、背景介绍: 这首词的题目是《长沙》。长沙是毛泽东早年生活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方。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全国各地工农活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指出,中国民族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参加,并取得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