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庄镇关工委规范化建设工作计划朱仙庄镇关工委组织骨干培训班宣讲材料一、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关工委诞生的基础党中央一直很重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的作用。198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中指出“对于一切已经和即将离退休的老干部,中央寄予殷切的期望”“中央希望他们,继续关心党的事业,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党和人民作出新的贡献”“老同志离休、退休,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不担任行政领导职务了,但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并不因此而同样退休,任何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和组织纪律是绝对不能“退休”“离休”的,他们仍然应当是共产主义革命者。仍然肩负着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治责任。”老同志仍然应“利用一切适合自己情况的方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整个说来,它对我们社会的改造,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而又深远的意义,党的报刊要经常地如实宣传报导这些老同志的事迹。”中央的《决定》,对广大老同志既是鼓舞,也寄予厚望。老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离退休之后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继续发挥作用,这是老同志在离退休后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二、我国第一个关心下一代协会的建立1984年2月20日,XX省XX市老红军、老干部袁觉民、马驰、江振荣、侯占玺、苏伯鸿、品文斗等6位老同志联名写信给中共XX市委,建议成立老同志关心下一代协会,发挥老同志余热,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和科技文化教育。这一建议得到了XX市委的积极支持,1984年3月18日,全国第一个以老同志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协会在XX市正式成立了。她的诞生立即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出席了成立大会并致词祝贺。三、安阳经验对全国各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影响安阳关心下一代协会的成立,为离退休老同志继续为人民第1页共6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开辟了广阔的途径。1985年5月,中央组织部和团中央转发了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和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关于XX市“关心下一代协会”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充分肯定了安阳的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离休、退休老干部作用,加强青少年教育的新路子。”1985年5月,中顾委、中组部、老龄委、团中央在京联合召开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乔石、薄一波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他们强调,关心下一代工作影响深远,不仅关系到20世纪末我国是什么样,而且关系到21世纪前50年我国是什么样,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做这项工作,特别是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是一支巨大的力量,要成为全社会中关心下一代的带头人。XX省关心下一代组织始建于1985年,在全国也是属于建立关工委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已走过了二十五的战斗历程。1985年7月4日,中共XX省委根据李世农、袁振等13位老同志的建议,批准成立XX省省会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协会,后改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的诞生,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产物,是发挥老干部教育青少年的有效形式,是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最佳途径。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更显现出独具特色的作用。1988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在中顾委、中组部、老龄委、团中央联合召开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老干部具有特殊的优势,对整个社会有特殊号召力。他要求各地推广安阳经验,适时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在中央的积极倡导下,1988年末,全国就有21个省、区、市相继成立了关协,参加工作的老同志有几十万人。1989年4月和1990年5月XX市和埇桥区也先后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四、中国关工委成立的历史背景1989年是国际风云变幻的一年,各种力量正在错综复杂的第2页共6页关系中重新分化与组合,国际形势因而动荡不安。中美两国面对即将结束的冷战世界,正在互相试探对方的立场,以调整两国关系。“六、四”风波之后,有30位老同志联名给中央写信,提出:前几年我们工作中,最大的失误是对青少年教育不够,建议成立以老同志为主体的全国关心下一代组织。1990年5月18日中央主要媒体发布了经党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