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报1[推荐]关于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XX年八月一至八月二十七号调查地点:XX省XX市XX县区郑岗山社区调查对象:社区内下岗职工调查目的:调查了解辖区内下岗职工的生存现状,下岗以后重新融入社会的适应情况,详细分析后给出相应的可行性措施,为今后政府进一步指导下岗工人再就业工作提供借鉴参考引言职工下岗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计划经济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就业问题上的集中反映。目前,在我区,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全区的下岗人数和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再就业形势之严峻,已成为影响全区工作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全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社会的安宁与稳定。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XX市郑岗山社区位于市区江北XX县区中心地带,辖区内叫大片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居民区。原铁路新村,经纬手帕厂等多个职工宿舍区,居住着大量的原职工住户,在经历了上世界的下岗浪潮之后,多数职工被退了下来,涌入了社会,而由于自身能力所限,大部分居民并为搬离住处,而这也是的本次调查范围的设定更集中,调差对象更具基层性,调查具有很高的代表性,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多年来XX市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技能培训、退休安置及鼓励创业等一系列惠民帮扶政策,今年我市城镇失业人口登记已降至3.8%,成为了我省继杭州,温州之后的最低值。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业已宣布,截止20XX年9月1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问题在我市已基本得到解决。通过本次调查对市政府所倡导的此项惠民工程做一个实地考察,真实反应下岗职工再就业现状第1页共6页一、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现状下岗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当前,我区面临的一个严重困难就是下岗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增大。随着体制的转轨、结构的调整、企业的减员增效等改革力度的加大,下岗和失业大量增加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截止到2008年底,据统计,我区8万多从业人员,失业人数约3216人,其中大部分来自国有及集体企业,通过区领导的多方努力,实现就业再就业4052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26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而根据就业指导部门的相关数据显示,下岗职工中,初中文化以下占51.3%,没有专业技术职称和职能的高达74.2%。下岗职工的平均年龄44岁,体力和精力仍然处于最旺盛的阶段,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劳动力本应是拓展事业的黄金阶段。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再就业结构为,转向第三产业的占79.8%,继续从事加工制造业的占17.1%,转入第一产业的占3.1%。二、下岗职工再就业存在的问题1.就国家宏观层面看首先,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是制约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因素。在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职工享有除了工资以外的医疗、住房、退休金等多项保障内容。事实上企业已承担了全部社会保障的职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负责社会保障功能的角色已让位于政府和社会。但是由于传统分配方式下形成的各项扣除并未以养老金的形式积累起来,而是被政府当作生产基金直接用于国有企业的投资,构成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因此社会保障基金实质上虚有其名。一旦企业实行破产兼并,将富余人员和下岗职工推向社会,使之与原企业完全脱离关系,就意味着他们过去的苦劳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其次,再就业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从用人单位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反映的情况看,再就业服务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如信息提供不及时,用人单位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难以全面了解;大部分地区再就业培训对规范社会办学的力度不够,目前还缺乏政府有关部门面向全社会的再就业信息渠第2页共6页道,其培训内容也是大众化的,缺乏针对性。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从现有的情况看,短期培训多,长期培训少;初级培训多,中级以上培训少。很多培训只是走过场,半天时间也算是一次再就业培训。培训内容上,很多只是读读文件,听听报告,联系实际的技能培训少,培训后往往不能掌握任何技能。一些培训机构不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