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管十一五规划总结我局坚持管养联动树立公路管养新形象2013年,市公路局为提升公路管养水平,坚持管养联动、齐抓共管,形成管养一体化工作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其主要作法是:一是明确各管养单位养护股、养护公司、路政大队的工作职责,实行三家联职联责。根据市局《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路政大队工作职责》的有关规定,采取计分考核和奖罚分明的考核激励机制,狠抓养护股、养护公司的《养护巡查制度》、路政大队的《路政巡查制度》的落实和路政大队、养护人员的上路率及工作绩效,充分调动养护管理部门、路政大队工作主动性和养护一线、路政巡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形成“对外是一家”的新的工作格局。路政、养护实行联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路政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养护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养护股、养护公司,同时,各养护站也设立了兼职路政员,发现路政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路政大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工作格局和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良性互动新机制。二是实行管养单位养护股、养护公司和路政大队三家联动,齐抓共管。局里按照“统一领导、科学管理、以人为本、分工协作”的原则,要求各管养单位建立起“三家联动”机制,努力做到“出门一把抓,进门再分家”,责任到线到人,不留1管养死角。养护股、养护公司、路政大队必须以道路养护为中心,深入养护生产一线并每天都奋战在养护作业现场,掌握工作标准,现场验收作业效果,对不合格的作业点和工作面及时反返工重来,对涉及的沿线工农矛盾,由路政人员现场处理。养护股和养护公司管理人员分成3个组,对主要道路实行分路包干,责任到人,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工作目标。路政大队人员跟班到每个养护组,专门负责路政巡查和养护作业中的矛盾调处,包括路肩堆积物的清理、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农作物及杂物的清除、路肩上废土废渣乱堆乱放的处理,公路沿线违章建筑的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置、非公路标志标牌的清除、公第1页共3页路沿线乱搭乱建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等。路政人员既是养护生产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养护生产保护神,哪里有难点,先由路政开路靠前,哪里搞不动,先由路政上阵动工。例如,过去道路养护中产生的渣土没地方堆放,常常引起矛盾。路政马上出面做工作,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过去沿线居民在道路两旁乱堆乱放杂物,严重影响路况,路政出面整治,对沿线的污染点也由路政出面取缔,大大地减轻了养护工作的阻力和养护工的劳动付出。三是管养单位养护股、养护公司、路政大队实行联奖联罚。各管养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考核、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养护路政部门的工作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比较典型的如娄星区公路管理局,养护股和养护公司内部所分的3个组,要评选出第一名,局里再另行奖励。排名靠后的进行对等处罚,并与全年绩效挂钩。通过各种措施的贯彻落实,有力地调动了全系统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养护管理和路况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市局加大了督查力度,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各单位的管养工作成效进行考核,予以重奖重罚。月度稽查、不定期巡查占季度考核分数的50%;季度检查结果在巡查通报中予以通报,其分数以40%的比例分别计入半年和年终综合考核成绩中。目前,市公路局各管养单位已逐渐建立起路政大队、养护股、养护公司的“三位一体、三家联动”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展现了较强的优势。一是节约了行政成本。养护路政联合巡查改变了过去路政、养护分别巡查,重复巡查的局面,减少了人员、车辆等费用的重复支出,降低了巡查成本。二是提高了工作效能。路政大队、养护股、养护公司“三位一体”的模式,将解决了过去管养“两张皮”、工作互不协调、互相推诿的问题。现在,路政在巡查中发现影响道路养护的问题,能处理的就及时处理,需要由养护部门处理的、则立即予以通报或反馈、减少了中间环节,使问题的处理更加快捷,形成了人人关心路政管理、人人从事道路养护的良好局面、推第2页共3页动路政、养护向纵深发展、使管理更加趋于科学化、常态化。三是提升了管养水平。该局路政、养护股、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