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病人急救与转运护理流程护理课件目录•急诊科概述与职责•急救技能与操作规范•转运前评估与准备工作•转运过程中护理措施实施•转运后交接与总结反馈•急诊科感染防控措施•培训演练与考核评价机制01急诊科概述与职责功能急诊科负责接收和初步处理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医疗服务。特点急诊科病人病情复杂多变,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急诊科功能与特点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急诊病人可分为濒危病人、危重病人、急症病人和非急症病人。优先处理濒危和危重病人,确保及时、有效、安全的救治。病人分类救治原则急诊病人分类及救治原则急诊科护士负责病人的接待、分诊、急救护理、病情观察、转运等工作。职责急诊科护士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素质。素质要求急诊科护士职责与素质要求常见急诊病例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创伤、中毒等。处理流程根据病情进行快速分诊,按照急救流程进行救治,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急救药物等。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病人得到全面有效的救治。常见急诊病例及处理流程02急救技能与操作规范评估现场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呼救并记录时间摆放复苏体位,解开衣领腰带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流程010204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流程开始胸外按压,保持频率和深度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持续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五个循环后评估患者意识和呼吸,若无恢复则继续CPR0301开机自检,选择除颤能量02涂抹导电糊,放置电极板03分析心律,确认是否需要除颤04提醒周围人离开,充电并除颤05除颤后继续CPR,并观察患者反应06注意事项:避免潮湿环境,定期检查仪器性能,电极板放置位置要准确除颤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插入气管导管并确认位置固定导管并连接呼吸机注意事项:操作轻柔迅速,避免牙齿和气道损伤,确认导管位置后再固定评估患者病情和插管指征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和喉镜摆放患者体位,暴露声门010402050306气管插管术操作要点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止血技术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固定包扎技术夹板或石膏固定骨折部位,避免移动造成二次损伤固定技术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注意伤口清洁和无菌操作,固定松紧适度并观察末梢循环注意事项创伤止血、包扎、固定技术03转运前评估与准备工作生命体征监测意识状态评估疼痛程度评估转运指征判断病人病情评估及转运指征判断01020304持续监测病人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确保病情稳定。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如神志是否清醒、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等。询问病人疼痛部位、性质及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根据病人病情及医疗需求,判断是否适合转运,如需要进一步检查、手术或住院治疗等。便携式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氧气瓶、负压吸引器等。转运设备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多巴胺等常用急救药品。急救药品转运床、约束带、输液架、氧气面罩、口咽通气道等。其他物品转运前设备、药品准备清单向病人家属详细解释转运的必要性、风险及注意事项,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在确保家属充分理解并同意转运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家属沟通、知情同意书签署流程知情同意书签署家属沟通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病情加重、生命体征不稳定、设备故障等风险。风险预测制定详细的转运计划和应急预案,加强途中监护和急救措施,确保病人安全到达目的地。同时,与接收科室保持密切联系,做好交接工作。应对措施转运途中风险预测及应对措施04转运过程中护理措施实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氧疗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病人能够顺畅呼吸。氧疗支持根据病人病情给予适当的氧疗,如鼻导管、面罩等,以维持病人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人意识、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病情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体征、治疗措施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人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保持各种管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