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卫生局中医药工作要点与卫生局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汇编卫生局中医药工作要点一、全力抓好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着力提高中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开展第三轮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继续加强现有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今年,全市4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接受省局组织的等级复评工作,年底启动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和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等级评审,同时,重点抓好3所第一批省级中医名院,3个省级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力度,加大“名医馆”、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努力为名中医制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服务环境,以“三名”建设来提升中医药的核心竞争力。二、加强中医质控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一要进一步推动中医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中医药单病种拓展计划,今年,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甲)中医医院要在原有开展的10~15个单病种管理工作基础上,继续挖掘潜力,遴选和推广应用若干个疗效确切,技术法律规范,水平先进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强化单病种质量控制,法律规范中医诊疗行为,促进中医药临床特色优势标准化建设;二要继续抓好4个中医质控中心建设,组织相关专家,修订完善标准,形成中医院间相互帮扶、沟通分享、共同提高医疗质量的新机制,更好地体现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三、以创建示范单位为载体,全面推动中医药“三进”工程巩固我市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仔细抓好椒江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期满复核工作,抓好玉环县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抓好第二批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市第1页共9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医院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建设,争取天台县中医院、仙居县中医院列入国家XX年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项目单位并具体开展相关建设工作。同时,要进一步推动城乡社区中医药工作,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中医药设置率达95%以上,鼓舞在城乡开展中医坐堂医门诊,并对去年开展创建的19家中医药参加社区卫生服务市级示范单位进行验收。通过创建平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努力提高为基层群众解决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育,建设好中医药人才队伍实施中医药“人才强业”计划,实施各类中医人才培育项目,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各级名中医每3年应带教2~3名青年中医药人员,其中1名以上必须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人员,各地要切实制订基层医疗单位对中医药传承工作的优惠鼓舞政策,培育基层中医药业务骨干人才。结合中医跟师带徒特点,仔细实施中医住院医师法律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开展城乡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争取到XX年,全市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率达到100%。同时,依托市中医药学会举办多期中医药学术沟通活动。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中医药事业进展的扶持政策要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进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进展的意见》精神。一是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中医药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并建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及时讨论解决中医药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要切实完善中医药财政投入机制。努力争取政府切实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对中医药投入的增长比例不低于对卫生投入的增长比例。通过公共财政投入结构的调整优化,逐步使市本级和各县(市、区)第2页共9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常常性中医事业费占常常性卫生事业费的比例达到10%以上。同时,各级财政应保证国家级、省市级中医药建设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加大对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建设的经费支持力度。三是要完善中医药服务医疗保障政策。凡符合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都应列为基本医疗保险(含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同)定点机构,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门诊煎药费纳入报销范畴。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人员在县及县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中药饮片、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药服务项目补偿比例原则上应高于西药、西医诊疗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