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传播的内涵及中心应开展的工作领域一、农业传播的内涵:农业传播从学科的角度来讲,应称为:农业传播学,在学科分类中属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范畴内,学科代码:0503。农业传播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而产生,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农业传播可以界定为“社会领域内涉农信息的传播”。农业传播学就是通过对农业信息传播活动的现象与问题、过程与状态、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探索和揭示农业传播规律。综上所述,农业传播包括农业传播实务和农业传播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农业传播与教育技术中心就要围绕着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二、我国农业传播的现状1、农业院校开设传播学专业及开展农业传播研究的现状。从本科专业设置来看,从2001年教育部批准开办传播学专业,2002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开始,到2012年新生入学,全国共有42所院校开办传播学专业。其中有中国农业大学、我校和吉林农业大学三所农业院校分别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招收传播学本科生。从开展农业传播工作方面来看。中国农业大学主要开展乡村传播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开展了以政府为主,联合省内农业科研院所建成了“惠农科教信息港”。南京师范大学开展“大众传媒与农村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有一些院校开办了农业传播或农业信息化领域的专业学位点。2、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从“十一五”开始国家提出了“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目标和要求。2010年,科技部联合中组部、工信部启动了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2011年,全面铺开了山东、湖南两省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2012年初,三部门联合批复了安徽、河南、湖北、广东、重庆五省市试点工作。依托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构建“资源整合、统一接入、实时互动、专业服务”的省级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可持续发展,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并已经明确写入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今后一段时间,将加快推进国2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在各省的建设方案中,均提出“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信息化为核心,推进信息技术在城乡社区服务、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城乡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些省的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发挥各自的优势参加到了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的建设中。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要求:“要加强农村信息化调研工作,准确把握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总结好的做法,研究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要在示范省建设工作中边抓试点、边研究、边引导,及时总结和交流。”农业信息化的内容: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的硬件环境:以互联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形成:以省级平台为龙头,市、县网络为骨干,贯通乡镇、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部分村、户的信息网络体系。3、山东省农业信息化现状山东省为我国首批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单位,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已建成了“山东省农村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十大专业服务系统建设也已基本建成。山东省农科院承担了总平台的建设,2011年3月我校承担了山东省“肉牛”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山东农业大学承担了山东省“果树”和“作物”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三、我校农业传播已开展的工作我校的农业传播工作与电教工作的发展是同步的。从1983年开始即开始农业科教片的创作,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1989年“电视摄像在农业高校中的应用”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农业传播与教育技术的结合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此后多年得到了保持,大批农业科教片获国家级奖励,2001年再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教育技术中心为依托2003年成立了传播学院,走上了新闻传播与影视教育的第一线。目前学院开办的专业传播学、广告学属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广播电视编导和动画属于艺术门类的“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范畴。这些专业既相互联系又有不同特点,动画属于影视创作的一种不同的表现手段,影视又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