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规划的背景与相关说明一.旅游行业结构分析(一)旅游行业结构体系众所周知,在经济学中,替代品或互补品的生产者被划为同一行业,但旅游行业是依据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范围来划分的,通常是指一系列与旅游相关行业的总和,因而具有很大的综合性与关联性。由于在国际、国家的经济行业标准分类中,缺乏“旅游行业”类型,因此,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统计都没有将“旅游行业”作为一个产业进行统计,我国“国家统计年鉴”中也仅有“国际旅游”这一要素的统计。但在实际中,向旅游消费者提供消费品(服务产品、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部门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行业,正逐渐演变为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甚至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越来越受到政界、学界、业界的广泛注意。依据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范围及其引起的波及效应,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的标准分类,并考虑学术界、产业界的一般共识,我们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旅游行业结构体系(附录1:梅州市旅游行业结构体系图)。1.旅游基本行业(狭义旅游业)旅游基本行业或狭义旅游业,指其主要为旅游消费者提供相关产品的行业,包括旅行社业、景区点业(游览业)、酒店业。换言之,如果没有旅游消费者,它们将没有存在的必要,其中以旅行社表现十分突出,景区点业(游览业)、酒店业还有可能成为本地休闲者的消费对象。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有住宿业(代号66)、商务服务业(代号74)下的旅行社(代号7480),但景区点业(游览业)分散在环境管理业(代号80)、公共设施管理业(代号81)、文化艺术业(代号90)。前者属于产业性质,后者属于事业性质。2.旅游直接相关行业(广义旅游业,旅游核心行业)旅游直接相关行业(广义旅游业)指直接为旅游消费者提供相关产品的行业,除旅游基本行业外,主要还包括旅游交通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业、旅游购物业,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图1:旅游核心行业结构体系图),构成7大旅游核心行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有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旅游交通属于铁路运输业(代号51)、道路运输业(代号52)、城市公交业(代号53)、水上运输业(代号54)、航空运输业(代号55)的一部分,旅游购物业属于零售业(代号65)的一部分,餐饮业(代号67)、娱乐业(代号92)独立成业。此外,通讯业、金融业等也为旅游消费者直接提供服务产品。观赏娱乐业(景区点业与娱乐业)↓旅游交通业(航空、铁路、公路客运)→旅行社业←住宿餐饮业(酒店业、餐饮业)↑旅游购物业(旅游商店)图1-1旅游核心行业结构体系图3.旅游间接相关行业(大旅游业,旅游外围行业)旅游间接相关行业是指不直接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但却向旅游直接相关行业提供中间产品,从而间接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其范围相当广泛,几乎涉及到物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各个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广义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电气水生产供应业、建筑业(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业、零售业(商业),房地产业,卫生业,新闻出版业、广电音像业、文化艺术业、体育业等,成为旅游直接相关行业的波及对象,放大旅游乘数效应,构成旅游上游产业。设计“旅游间接相关行业”概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大旅游”角度来分析发展旅游业的意义,在本规划中我们将它与旅游核心行业相对而言,称为旅游外围行业。(二)旅游产业化的内涵1.旅游产业化背景由于旅游活动(旅游消费活动、旅游经营活动)对旅游者、旅游目的地而言具有综合效益(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旅游行业不仅具有产业性质,也具有事业性质。其中许多景区点业、娱乐业具有事业性质,旅游交通业具有垄断性质,只有旅行社、住宿业、餐饮业、旅游购物业具有市场竞争性质。在改革开放后一长段时间里,甚至还存在政府办的事业性接待业,垄断性旅行社业,产业化程度不高。2.旅游产业化标志所谓旅游产业化就是在充分考虑旅游行业的公益性质外,主要将旅游行业作为一大产业来经营,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将区域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区位、旅游文化、旅游人才、旅游管理等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