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新农村建设十一五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要点县经济和信息化局(2010年11月15日)“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干部职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瞄准“跻身苏北第一方阵、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围绕“紧盯大项目,干好大项目,在更高起点上谱写泗阳跨越发展新篇章”的工作主题,抢抓机遇,务实工作,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立足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努力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进工业产业升级,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各年度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全县工商经济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以来,连年荣获市经贸委、县委县政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称号;先后荣获县文明单位称号,县创业文化建设工作、矛盾调处工作、宣传文化创新工作、节能、物流统计、经济运行等先进单位称号,省经贸委、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和省司法厅联合颁布发的全省经贸委系统“四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发的2005-2006年度XX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一)目标完成情况2006年以来,充分发挥全县工业经济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1针对经济运行存在问题,及时掌握经济运行的最新动态,切实发挥经济运行管理职能,确保经济运行保持持续、健康、快速的增长。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72亿元,同比增长28.6%;纺织服装、精深木业、电光源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3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2.5%;社第1页共18页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2亿元,同比增长15.6%;三次产业结构为27.6:43:29.4,在2005年上实现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重大突破。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308家,实现工业产值81.7亿元,同比增长46.19%;实现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30.7%;实现销售收入82.46亿元,同比增长48.22%。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工业用电量27583万千瓦,同比增长39.75%。2008年,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08.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6.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5.08亿元。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41.3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工业增加值34.6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销售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7.2%;上缴税收3.18亿元,同比增长2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357户,同比增长18%。今年以来,截止9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税收等指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1%、25.6%、25.3%、49.1%;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7.6%;三大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四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骨干企业培植工程、民营经济发展工程和节能减排工程取得良好效果。截止9月底新增列统企业58户,新增销售超亿元企业20户,其中:申禾实业预计超10亿元,千仞岗、晶鼎科技、泗绢集团预计超5亿元;海欣申禾生产2线改造、阿吉兰新上项目、江南能源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等18个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到10月底共完成投资21.52亿元;实施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17982.5万元,已全部完成投资,节标煤19752.4吨,减排cod21t,节水79万吨;排查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268台套,目前已淘汰150台套;计划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4个,泗阳成达制盖有限公司和江苏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有限公司软硬件材料基本完成,待审核。计划对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能源审计1家,已完成(泗绢集团已通过省中介机构“XX省布鲁斯达碳业有限公司”审计)。(二)主要工作五年来,充分发挥工业经济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特别是第2页共18页2009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按照各级政府抓生产、保增长、促发展的工作要求,狠抓企业运行调控和协调服务,继续推行领导帮扶责任制,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专题召开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议,掌握企业生产情况,协调解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和企业做强做大的主要问题,及时帮助项目业主解决用电、用工、环评等“瓶颈”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