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心而长善救其失合肥市桂花园学校汤迎春秋日暖阳高照,大课间时的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进行各种活动,到处是欢声笑语。就在这时一阵不和谐的喧闹声传来,顺眼望去,只见几个孩子在球门附近拉拉扯扯。“老师老师,黄培伦和同学们打起来了。”班级的纪律委员跑过来对我说。我赶紧过去,到了现场只见主角黄培伦正在挥舞着小拳头,咬牙切齿的追打几个男生、女生,而另外几个似乎无心恋战,一见到我就立刻躲到我身后,小家伙激动的如同一个小豹子一样撞到我怀里。我抱住他,他还不老实要挣脱出去继续战斗。“黄培伦!”我一声断喝,小家伙才极不情愿的停止挣扎。“汤老师,我躺在在这里好好的,他们几个就过来弄我,我爸说谁要搞我,我就要还手,所以我就要和他们拼了。”小家伙迫不及待地如机关枪般嚷起来,而且情绪激动停不下了。我看看和他干仗的几个孩子,我就知道肯定必有缘故。因为他们都是班级里的班干,平时表现良好,不可能会和他打架,我看到的场景也证实了我的猜测。而主角黄培伦是一个非常聪明,极有主见说做就做,以自我为中心,全校闻名的个性特强的孩子。他在课堂上只要不感兴趣,就会搅得课堂上不得安宁,不是趴在地上学游泳,就是东摇西晃扰乱其他人,下课东戳西捣,老师批评还振振有词,一切都是别人的的错,永远都是自己对,做错事永远有理由;是一个知错不改,批评无用,油盐不进,家长投诉不断,任课老师一提到他就头疼的调皮捣蛋鬼。我决定弄清情况后再决定如何处理。可这个小家伙还在喋喋不休诉说他们怎么样怎么样搞他,其他同学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于是我把他拉进办公室让他先冷静下来。通过调查,我很快搞清了真相,知道真相后我一阵窃喜——机会终于来了。《礼记学记》中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从学期一开始我就在不断地观察,了解黄培伦,下决心把这匹小野马逐步转化为一匹可爱的小骏马。我总结其他老师的经验,知道要想转化他,就一定要触动其内心,让他真正认识到错误的根源,自觉产生要改变自己的动力。而大课间发生的事就给我提供了契机。上课时,我把已经渐渐平静的黄培伦带回了教室,我没有批评他,也没有说他哪里不对,而是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给他充分表达的机会,让他把自己认为的事件缘由详细的讲述清楚。等他讲完后,让他去指认“凶手”,这时他可能认为我站在他一边,头昂的高高的,一副骄傲的得胜公鸡模样,心里对我已经不再戒惧。我让每一位“凶手”讲述事件经过,随着讲述的过程,我发现他的头慢慢低了下来,越来越低,脸上居然有了一抹红色。原来,事情根本不是他认为的那样,每一位同学都是因为关心而去帮他的。大课间时他自己躺在操场上“装死”,引得其他班孩子从他身上跳来跳去,他还乐在其中。几个班干看到这样比较危险,就去制止这种行为,并准备把他拉起来。因为知道他的脾气,所以几个人一起去,有的扶头,有的拉胳膊,还有一个怕他闪腰,就去扶着他的腰,他没有搞清楚情况就热血上头,奋起“反击”。同学们的描述和他自己头脑里回忆相互印证,他明白了原来是他冤枉别人了。我知道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这时去说他或让他承认错误可能会重新激起他的逆反心理。我让他和其他同学回到座位,仿佛若无其事的开始上课,整整一节课他都端端正正坐的很好,没有再犯老毛病。放学后,我正准备去找他聊聊,却突然发现一个小身影闪到我办公桌前,原来是他主动找我来了。只见他细如蚊声对我说:“老师,我错了。谢谢您给我面子。”我摸摸他的的脑袋,拉到身边坐下,像朋友一样和他一起分析整个事件过程,没有去责怪他,让他明白同学们是出于关心才去拉他,但做法有不周之处,他自己没有经过考虑就采取不当行为是极其不对的,今后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这一次他没有再振振有词,而是轻轻点了点头。临回家时他回过头来突然冒了一句:“老师,我喜欢你。”更令我意外的是他居然私下向那几位同学进行了道歉,这是破天荒第一遭,让我惊喜不已。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认为:“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经过此次事件后,黄培伦对我有了信任,心理上对我越来越亲近。我决定趁热打铁,强化他的优点,弱化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