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就“农业部浙江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建设”举行发布会活动描述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定于2014年1月6日(星期二)下午2:30,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农业部浙江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文字内容:雷刘功: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近年来,农业部开展了大量的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前不久,农业部和浙江省签署了“共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合作备忘录”,就是为了更好地探索、总结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今天很高兴地邀请到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先生、浙江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先生,以及副厅长陈利江先生,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下面请唐珂司长向大家介绍有关况。2015-01-0614:16:05唐珂: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欢迎大家参加农业部和浙江省共同举办的新闻发布会。2014年12月18日,我部和浙江省政府签署了共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合作备忘录。在此,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我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近年来,大家知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取得了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十一连快”的巨大成就,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当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资源环境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我国农业资源先天不足,地少水缺,耕地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方式粗放,投入品消耗过多,资源利用率不高,农业环境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并存,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峻。2015-01-0614:20:29唐珂: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加大农业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努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业环保和农村能源工作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已建成由2个国家站、33个省级站、300多个地级站和1700多个县级站组成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体系;建成由1个国家级、41个省级、343个地市级、2675个县级和9976个乡级机构组成的全国农村能源管理推广体系,成为农业环境监测与管理、污染防治和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坚实力量。二是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启动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建设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区和开展禁止生产区划分试点工作;印发了《稻田重金属镉污染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和《稻米镉污染超标产区种植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在湖南省长株潭地区170万亩耕地实施重金属污染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探索重金属污染区综合治理的技术模式和工作机制。2015-01-0614:22:52唐珂: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再上新台阶。在全国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农业面源污染动态变化;在太湖、巢湖、洱海和三峡库区等重点流域,建设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场、单位)2498个,技术推广面积14亿亩次,设立106个国家级绿色防控示范区,辐射带动绿色防控面积达5亿亩以上。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实施规模化生猪、奶牛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户用沼气4200万户,沼气工程近10万处,全年处理粪污、秸杆、生活垃圾近20亿吨,其中粪污17亿吨。2015-01-0614:23:35唐珂:四是农田残膜污染防治迈出新步伐。在甘肃、新疆等10个省区180个县实施了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新增残膜加工能力8.1万吨,新增回收地膜面积3400多万亩,初步构建了地膜回收加工体系。五是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得到新提升。先后两批建设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余个,带动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建成生态农业示范点2000多处,连续多年实施了10个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2013年又启动实施了11个涵盖不同主导产业类型的现代生态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多年的实践,各地因地制宜推广探索了一批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