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木卓镇“产业建设年”文化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8月)按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关于开展“产业建设年”活动的决策部署和《XX省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精神,抢抓木卓打造旅游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机遇,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走“旅游活镇、文化兴镇”的发展之路,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城镇化”建设等为主题,结合建设“旅游小镇”和“美丽木卓”目标,深入挖掘文化旅游内涵,做大产业规模,做旺旅游人气,唱响旅游品牌,拓展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坚持生态保护先行、休闲产业优化、特色文化创新、旅游资源升级“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乡村文化休闲圣地。(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社会参与、市场带动、创新发展”的原则,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培育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精品,努力为游人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加大-1-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文化旅游市场,以重点产业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力。(三)发展目标紧紧抓住打造镇彝威红色旅游线路机遇,搭上镇雄旅游业大发展的快车道,充分发挥木卓融入镇雄、威信半小时经济圈的独特交通优势,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招商聚智,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文化。第1页共5页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一广场一XX县区一公园一溶洞”为旅游核心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全镇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产业发展体系逐步形成,旅游要素基本具备,建成具有一定档次的宾馆5家、农家乐3家、大型超市1家、娱乐场所1个,年接待游客总数达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万元,打造生态休闲游景区和乡村体验游景区的目标初具雏形。1、经济发展目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按照每年15%的增长率,到2015年,全镇旅游文化产业总收入达全镇总收入的10%。2、产业建设目标以生态文化为载体,引资开发木卓仙人洞,加快新街建设进程,做好集镇面山休闲公园和木卓村蒋家湾板粟生态园农家乐的规划建设,加大对镇内自然景观和名树古树的保护开发力度,引进刺绣及水晶工艺加工产业,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市场主体,推进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旅游文化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知名旅游文化品牌,初步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3、产业投资目标2013年,全镇旅游文化产业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300万元,其中。新街开发1000万元,集镇面山休闲公园200万元,木卓村蒋家湾板粟生态园农家乐规划建设100万元;至2015年,旅游文化产业投资总额累计达到5000万元以上,主要包括木卓仙人洞开发投资、各景点打造及到各景点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线路灯及景观灯等的设置等。4、社会就业目标到2013年,旅游文化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300人次,占全镇就近就业人数比重的10%,到2015年,旅游文化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人,占全镇就业人数比重的15%。第2页共5页5、生态环境目标发挥旅游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建立核桃、木漆、竹子等绿色产业体系,保护好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在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城乡统筹协调基础上,推动木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工作重点(一)科学规划文化旅游产业布局加强与县旅游局合作,全面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项目,以木卓中心集镇为中心,设立元孔—中心集镇、中心集镇—新桥、中心集镇—小六井共三条旅游线路,确立了“一广场一XX县区一公园一溶洞”的核心旅游亮点,幅射带动小龙塘、集镇面山休闲公园、千年古杉、马铃光树、楠木、新桥辽叶坝梯形河等景观打造。(二)培育旅游文化主导产业休闲度假业。凭借木卓镇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景区景点的不断提档升级,核桃产业、天麻产业、蔬菜产业等高原特色产业的不断培育壮大,全力打造生态休闲游景区和乡村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