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渔夫的故事,案例分析1VIP免费

渔夫的故事,案例分析1_第1页
1/3
渔夫的故事,案例分析1_第2页
2/3
渔夫的故事,案例分析1_第3页
3/3
案例分析《渔夫的故事》案例分析 秦柳青 2015-6-3《渔夫的故事》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学生一开始就对它很感兴趣,因此展开本课的教学并不难。为了能锦上添花,我针对本课的特点,设计了表演环节,以求加深他们的记忆:师: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读得也很好。那谁能给我们演一演这个故事呢?(在我的设想中会有几个胆大的敢演。谁知话音刚落,竟有一大半的学生举起了手。我一时有些不知所措,这么多学生,该让谁演呢?毕竟课堂上时间有限。想了一会儿,我决定把这个难题抛给学生,看看他们怎么解决。)师: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我解决一下吗?(学生一脸诧异地看着我.。)师:这节课还有十二分钟就结束了,你们有这么多人要表演,那该怎么办呢?生 1:那就石头、剪刀、布谁赢谁表演。(大部分同学都摇头反对。)生 2:我们要看精彩的。生 3:那就谁演得好谁上去表演呗。师:可是我们不知道谁演得好,而且课文中有两个角色该如何安排呢?(教室里顿时静了下来,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时间不长。生 1 又站了起来。)生 1:我的建议是组内先进行评选,然后由各组组长把好的表演者综合在一起,让他们自由组合,再评选出“最佳搭档”,做最后展示。(生 1 的想法让我为之一振——真不错!我朝他点了点头,其他的学生自然也都表示赞同。)说干就干,瞬间每个小组内,都热闹了起来。表演者声情并茂,倾听者认真专注。八分钟后两名“最佳搭档”走上了讲台。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而我从他们的掌声中听出了另一层含义——老师,我们能行!反思:课堂教学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对教师来说永远都是一个未知数,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能准确地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肯定是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始料不及的偶发事件。对此,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灵活地作出判断,迅速地形成方案。然而采取何种方法进行应变,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效果。相信学生,把问题交给他们解决,也许会是一种不错的应变方法。就拿这节课来说,问题出现时,如果我指定某两个学生表演,必然会挫伤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不但不会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会起到反作用。当我以一个求助者的身份,把问题留给学生,给他们创设思考的空间,去挖掘他们的潜能,效果就不一样了。我们都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老师遇到了问题,哪个不想去帮忙呀?思维的火花就在这一瞬间爆发了,学生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个别学生的想法还很缜密,绝不亚于我们的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渔夫的故事,案例分析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