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社会生物学及其与精神分析学之比较VIP免费

社会生物学及其与精神分析学之比较_第1页
1/16
社会生物学及其与精神分析学之比较_第2页
2/16
社会生物学及其与精神分析学之比较_第3页
3/16
社会生物学及其与精神分析学之比较 来源:中国心理教育网 作者:马向真(南京东南大学) 社会生物学是近年来进化生物学领域中出现的重要进展之一。是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个新发展。这门学科的诞生的标志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Edward Osborne Wilson)于 1 975 年发表的专题巨著《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Sociobiolgy:The New Synthesis)一书。这部著作的副标题有两层含义:既说明了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它是对习性学、群体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的综合;又说明了进化生物学从经典达尔文主义到现代综合进化论、再到社会生物学这样—种连续的相继发展关系。从基本指导思想到具体研究方法,社会生物学与经典达尔文主义和现代综合进化论都是一脉相承的. 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威尔逊曾将它定义为“关于所有社会性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的系统研究”(1)。其中,既包括动物的社会行为,也包括人类的社会行为。它研究他们的群体结构、社会等级、通讯交流以及一切社会适应背后的生物学内容,社会生物学家把人类行为当作主要研究领域。在学派形成的初期阶段,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遗传决定,人的身体和活动都是为了基因的利益,人只是为了繁衍基因而生存。这种基因决定论的观点无疑遭到了各界的批评,近几年来,社会生物学家认识到遗传进化和文化演进之间的关系,尤其注意到了文化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修定了基因决定论,提出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的观点。 一、 社会生物学的起源 从生物学入手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前景。在激发心理学思想的诸多生物学研究中,有三次大的运动特别引人注目,即达尔文进化论、习性学和社会生物学。可以说社会生物学是进化论、习性学及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产物。 (一)进化论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进化论的思想源远流长。最早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是法国学者拉马克 (T.B.Lamrck,1744-1829)。他提出两条著名的规律:一条是“用进废退”,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不使用的器官就退化。另一条是“获得性遗传”,是指生物在个体生长过程中,由于用进废退或其它环境条件影响所获得的新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拉马克的思想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具有直接的影响。 除了拉马克之外,达尔文还研究了进化论的先驱布丰(G.L.L.Buffon,1707-1788)、圣提雷尔(G.Saint—Hilalre,1772—1844)等人的著作,吸收了马尔萨斯人口论中的某些观点。随贝格尔号轮环球考察五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社会生物学及其与精神分析学之比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