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金戈铁马代指精锐部队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干戈代指战争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丝竹代指音乐4、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管弦代音乐5、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韩非子•难一》社稷代国家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庙堂借指朝廷7、布衣之怒。――《唐睢不辱使命》布衣代平民8、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贺铸《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粉香指梅花9、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白居易《对酒吟》红袖代指美女10、如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李商隐《马嵬》红粉代指美女。11、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红颜代指美女12、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高适《塞下曲》蛾眉借为美人的代称1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粉黛代指美女15、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须眉借指男子16、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桃李指学生17、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桑麻指农事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19、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杜康代酒20、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日本西乡隆盛。桑梓地借代故乡。青山借代坟墓借代或称"换名".根据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按照语言形象化的要求,在谈到某一事物的时候,不直接称呼本体事物的名字,而采用借体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它,或者另换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例子(1):巾帼不让须眉。(以「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例子(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例子(3):过尽千帆皆不是。《梦江南》.其二温庭筠(以「帆」借代帆船。)例子(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潜(以「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例子(5):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以「白衣天使」借代护士。)一种说法,这种修辞方式就是借代.区别借喻和借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⑴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而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⑵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⑶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借代却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⑷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例①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具体代抽象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例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工具代本体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例1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