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科技规划发展报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为切实将科技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满足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县科技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实施科教 XX 县区、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连续两次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与长效机制探索示 XX 县区”、“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优秀组织奖。连续 5 年荣获市政府“市科技工作先进区县”,在近两年市考核中连续荣获第三考核组第一名,成功创建“市科技特派员工作重点县”。荣获市委科工委、市委宣传部“年度科技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1.科技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科技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大力实施科技工作“一把手”工程,全社会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配合、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科技工作格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学科学、用科学正逐步成为风尚。进一步落实并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见》、《县专利资助奖励办法》、《县杰出科技创新人才评选办法》、《县青少年科技创 XX 县区长奖评选办法》、《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县镇乡科技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关于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严格实行科技进步目标考核责任制,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2.科技实力逐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县评定奖励科第 1 页 共 17 页技成果 18 项,引进运用科技成果 86 项,有效地促进了特色产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一是工业科技发展势头良好。初步形成了能源工业、轻纺工业、机械电子工业、化工工业、建材工业五大行业工业和能源工业、轻纺工业两大产业集群。二是农业科技成效明显。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围绕水禽、柚、笋竹三大特色产业链和优质粮油、生猪、蚕桑、蔬菜、水产五大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