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20*年至 20*年,是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五年。把握时代特征,立足市情,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期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克服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开拓创新、团结奋进,较好地完成了“*”确定的目标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 1675 亿元,完成“*”计划的 112%,比“九五”末期接近翻一番,年均增长 1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8*美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 184.8 亿元,完成“*”计划的 142%,是“九五”末期的 2.4 倍,年均增长 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亿元,是“九五”末期的 1.9 倍,年均增长 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 21*亿元,完成“*”计划的 120%,是“九五”时期的 2.6 倍,年均增长 22.5%。 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由*年的 14.3:43.2:42.5,调整到 20*年的 10.7:46.8:42.5。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54.2%。主导产业作用突出,汽车、食品、光电信息、生物与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 1490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87%。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2*0 年的 50%提高到60.2%。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共有 558 户国有企业完成了各种形式的改革。盘活有效资产 223.8 亿元,安置职工22.9 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第 1 页 共 4 页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1*.4 万人、75.8 万人和 93.1 万人。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完成,投融资体制、小城镇综合试点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 44亿美元,完成“*”计划的 126%,是“九五”末期的 2.6 倍,五年平均增长 20.8%。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 39.6 亿美元,完成“*”计划的 113%,是“九五”时期的 3.2 倍。与 30 个国家和50 个城市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外商在长投资企业达到 3366 户。外派劳务五年累计 6.7 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