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守计划心得体会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飞跃社会环境的安稳和谐,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在逐步得以改善,当然了这也只是大多数城市和邻近乡镇的一般情况。然而生活在农村特别是在山区的那些淳朴的农民且也不是那么尽如人意,而面对经济和生活的压力他们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谋生糊口,而他们的子女则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就近入学接受国家的 12 年义务教育,他们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为了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国家和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烛彩工程”关爱留守儿童公益项目——“相守计划”就是其中有力的一环。相守计划旨在资助和扶持西部地区小学校长及留守老师自愿、自主的设计和组织开展面向本校留守儿童的特色关爱活动,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进行探索。主要从学相守、玩相守、爱相守三个方面展开。在校长和校领导的牵头下我校开展了以“青松做伴,快乐成长”为口号的相守活动,旨在推进素质教育,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增强学生体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能力。 学校通过申请如实的按照申请计划选择在晴朗的天气下组织留守儿童两次外出写生,为了避免留守儿童产生自卑的心理,学校同样一起把高年级的学生带出去陪伴他们。校内活动又组织绘画,作文比赛等多元的活动来鼓励和帮助留守儿童,以此来减轻他们对父母的那份思念之苦。 第 1 页 共 4 页 我所任教的小学在山区,教学条件相对较为落后,学校坐落在山脚唯一一条通像外界的公里旁,距最近的集镇有八公里,交通一般多为盘山公路地势险要。全校师生共计 370 人,其中任课教师 23 人,生源较为稳定,下设单小一所,任课教师 3 人。学校里的老师来自四面八方一般都是一星期回一次家,有的如不遇家中有急事或放小长假几乎都要等到学期末才动身回家。生源较为稳定,寄宿生有 117 人,走读生相对较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