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 3》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课文将两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词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第一组词语介绍了—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第二组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第三组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第四组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诵。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力目标:1.学会奉课 12 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 3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新词。 2.比较“木 禾”、“竹 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情感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 9 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区别形近偏旁。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板题读题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 (2)复习“木字旁”。教师范读带木字旁的生字。指名读、齐读。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师说“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教师范读带禾字旁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松柏、杨柳] 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树、柏树的叶子常年都是绿色的) 3.出示词卡:桌椅 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机出示词卡:秧苗)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稻谷) 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庄稼)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齐读。 2.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