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公司[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探讨]摘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要提升高校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笔者认为可以从档案管理制度化、技术化、安全化以及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几方面入手,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提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档案管理制度化、技术化、安全化人员综合素质提升胡锦涛同志在对档案工作的指示中曾提出。“努力采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把档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质量,提高档案的保存、检索和使用效率,为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努力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是摆在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看法,以期高校档案管理提升档次。一、应提高高校档案制度化管理水平规章制度是档案工作实现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的行为准则。依法治档,依法护档,依法用档,就要求各级各类单位依照国家档案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一系列有关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比如:《档案实体分类法》《档案管理办法》《档案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档案保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规定》《库房管理规定》《声像档案保管制度》等等。同时要努力提高档案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建立一套系统有序的管理体制。只有增强档案管理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坚持照章办事,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把好部门自身关,才能确保档案的安全和质量。二、应提高高校档案信息化技术化管理水平第1页共4页档案是一种信息产品,又是人才信息资源库,合理利用这种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及获得最佳效益,这是档案管理的宗旨。实施科技兴档,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是实现档案信息利用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的著录与标引、编目、检索、统计自动化替代所有手工抄写工作,实现档案的自动化处理和网上查询,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探索档案的现代化管理。通过构建网上档案服务平台,把已有的档案目录数字化,建成目录查询系统,以便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把部分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信息,建成各类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通过网络向广大师生服务,可以大大方便师生检索和查询资料,有利于查到、查全。从而更好地提高档案的服务水平。为了使管理上档次,应配备密封的档案密集架或档案柜、计算机和缩微设备,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机构合理、管理科学、设备先进,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有效服务的高校档案馆。高校档案馆不仅要收集校内档案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汇编,还要广泛收集兄弟院校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利用。不但各高校档案馆之间要相互协作,而且也需要在其外部与高校图书、情报等其他信息系统取得协作,在制定和实行业务、技术标准化上协调一致,才能适应现代高校档案工作的社会功能和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规模。真正实现电子文档一体化,实行文件自动收集、编目、鉴定等档案管理工作,使高校档案管理迈上新的台阶。三、应提高高校档案馆的安全化管理水平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与利用等六个部分。档案的管理是由人来实现的,那么档案的安全保障就要求上至分管档案馆的校领导、档案馆馆长、副馆长,下至馆内各科室负责人以及一般管理人员,都应高度重视档案安全管理工作。防范措施可以通过在各科室设一名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防火、防盗安全教育培训,警钟长鸣;严格实行总控制室值班制度,对档案库房实行24小时监控等采取这些方式加以确保。第2页共4页2.在保卫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落实防盗防火相关工作措施。加固档案库房、资料室的门窗,安装技术防范设施,防止失窃案件发生。库房配备手提式灭火栓,并定期检查更换,确保长期有效;严禁在馆内吸烟和防止易燃易爆、易引鼠的物品;做到人走断电,切断库内电源;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线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