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VIP免费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_第1页
1/8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_第2页
2/8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_第3页
3/8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我镇属城关镇,镇区面积 270 平方公里,辖 6 个行政村、8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5 万余人,由汉、哈、维、回等 8 个民族组成。其中农业人口 1.48 万人,有耕地 2.45 万亩,草场29.15 万亩。 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我镇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理清发展思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城关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情况 一)指导思想。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快业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基地,全面实施富民强镇战略,搭建长期稳固的经济支柱,构筑和谐、文明、富裕的新源镇。 二)努力方向: 1、发展壮大三大产业即。房地产业、城效副食品产业、奶业。 2、做大做强六个基地,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即。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生猪养殖基地、育肥基地、养禽基地、奶业基地。 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 6.8%,住房面积增加 25-10 平方米,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4、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达 100%,“十星级文明户”达 80%以上。 5、村级水网和绿化建设全面覆盖,环境卫生整洁舒适。 6、“一事一议”管理民主。 三)“十一五”期间阶段性标准情况 1、加强农牧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的学习和普及,每年按 20%的比例增大,5 年后普及率达 100%,掌握 2-3 门新技术,第 1 页 共 8 页农牧民素质明显提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2、每个村的支柱产业实现,发展潜力明显,农牧民生产收入保障,生活宽裕。 3、村容村貌明显改变,文明程度已经提升。 四)农牧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想法 1、国家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利投入。 2、引进经济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和个人收入。 3、丰富文化娱乐活动,加强教育设施投入。 4、解决养老、就医、子女上学的问题。 五)五年内村容村貌、住房标准: 现状。脏、乱、差普遍存在,土房、危房、老砖房较多,人均住房面积在 10-15 平方米。 措施: 1、完善小康村、整体推进,逐步从城镇中心向四面延伸,加强中心区道路,水网、环境卫生建设,5 年内,3 个小康村道全部硬化,水网设施齐备,其余 3 个村道柏油化,确保村道平坦,绿化覆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